圆圆的轮子
둥글둥글바퀴
文 : [韩] 朴贞宣      图 : [韩] 李玧雨      译者:高文丽
  • ISBN:978-7-5545-5585-9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品牌 :启发文化
  • 开本 :0
  • 包装 :精装
  • 定价 :36.80 元
前往购买:

00:0000:00
推荐理由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但怎么把这些知识交给可爱的孩子呢?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精彩的回答。巧妙地将经验唤起融于日常生活,把“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概念做了完美的表达。

★完美体现了李玧雨的创作理念:捕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描绘那些弥足珍贵却未能引人注目的事物。


内容介绍

轮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路上的汽车、海上的轮船、天上的飞机……都有轮子,轮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不仅如此,在轮子的帮助下,我们还可以轻松地搬运沉重的物品。

这本书里不仅展示了多种多样的轮子,还用孩子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介绍了与轮子、滑轮、摩擦力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发现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精彩书评

书里讲的每一样东西,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让我们的小读者很容易被代入到书中人物的生活场景中,不仅可能会去寻找书中的轮子,更可能会去寻找自己身边的轮子。从阅读到行动,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再到直接经验的拓展,这正是幼儿通过阅读学习的有效路径。

——资深早期阅读研究者、心理学博士孙莉莉

内页展示
朴贞宣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现为儿童书籍专业策划室“阳光与樵夫”的策划室长。代表作有《大声喊出拼音字母》等。


李玧雨

  曾在“儿童书籍作家教室”与“韩国插画学校”学习绘画与写作。凭借《全世界都在闪闪发光》荣获2011年韩国安徒生美术部大奖。2015年,在博洛尼亚书展上获“年度插画师”荣誉。


  • 专家推荐 《关于轮子的那些事——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
    作者:孙莉莉 百千学前阅读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图画书研究中心研究员

    家有幼童的爸爸妈妈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里的“小小科学家”在某一段时间突然对一件事物特别感兴趣,比如会持续不断地研究各种各样的“洞”,研究各式各样的“草”,或者让妈妈在家给他们种蘑菇、泡大蒜、种土豆、养蚕宝宝……慢慢地,受孩子的“科学研究”影响也逐渐成为“科学观察爱好者”的爸爸妈妈们就会发现,这原来是幼儿园的主题教学。


    幼儿园的主题教学往往是从孩子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铺展开一张经验网络。这个网络里分布着不同层级的概念,它们相互连接,相互牵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把那些零散的经验整合起来,并且通过亲身经历,对那些经验形成更为立体的、综合的认识。 


    这种课程模型,和以往常见的分科教学不大一样,它的组织方式不是学科体系, 而是真 实生活的逻辑,或者说,是我们认识事物时自然而然的那种逻辑——当你开始对一个洞感兴趣时,你可能就会想去探索更多的洞——那些动物挖出来的洞、人造的洞、大的洞、小的洞、看得见的洞、不太容易被发现的洞、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洞……于是你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一个经验网络,你甚至不是循着别人给的线索,而是自己在不断开疆辟土, 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这是一种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幼儿喜爱和需要的,也是每一位学习者都会受益终生的学习探究方式。 


    当作者把这样的学习方式组织成一本书,和孩子讨论一件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提问、思考、解答,并发现其中的联系时,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来自韩国的绘本《圆圆的轮子》吧。 


    绘本封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车,车上都有不一样的大大小小的轮子,书名是《圆圆的轮子》,这是对小读者一般经验的唤起。对啊!我们就是要讨论轮子,轮子当然是在车上的。可是,进入书名页,小主人公手里拿着一根钓鱼竿,钓鱼竿上也有轮子,这又是另一种经验的唤起,同时也是一种经验范围的挑战,它在暗示我们:别以为只有车上才有轮子哟,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轮子呢!不信?我们就往后看。


    绘本的第一部分讲的是各种各样的车辆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轮子,轮子的大小、轮胎的厚度和花纹都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大卡车、小汽车,还有摩托车、自行车,甚至小朋友坐的小推车,这些车子都有轮子,而且各不相同。 


    接下来,我们随着小主人公的视线,把目光投入生活中除了车以外的各种各样的轮上。他先来到了超市用几组人物做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和两个青壮年,一位老婆婆和一位中年妇人,因为有了轮子的帮助,力气小的也能轻松搬运沉重的物品;然后我们又来到了玩具装配车间,看到了流水线上的轮子;来到了小男孩的家里,看到了家里的轮子。我们受小主人公邀请,不仅要找到轮子,还要思考有轮子和没轮子的区别,而且还要去发现那些隐藏起来的、表面上看不到的轮子。最后,我们还知道了飞机、轮船上也有轮子,而小主人公最喜欢的,则是能给他带来直接速度感受的轮滑鞋上的轮子。

     

    书里讲的每一样东西,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小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让我们的小读者 很容易被代入到书中人物的生活场景中,不仅可能会去寻找书中的轮子, 更可能会去寻找自己身边的轮子。从阅读到行动,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再到直接经验的拓展,这正是幼儿通过阅读学习的有效路径。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记忆分为三种,包括:一般记忆、情景记忆和自传体记忆,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一般记忆始于2岁左右,孩子对反复发生的事件形成了一个去掉情景和细节的“脚本”,这个脚本让他们对事物有了一般的期待,比如看到圆滚滚的轮子,就知道它会滚动。情景记忆指的是孩子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某些事情,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情景中的,比如曾在工地见到巨大的水泥罐车的圆圆的、厚厚的轮子从面前经过,但是这种情景记忆是会随着情景的消失慢慢消退的,不过,与轮子相关的记忆会慢慢转化成一般记忆,新的情景也会增加新的记忆。 自传体记忆是情景记忆的一种特例, 它指形成一种关于生命历程的具体而持久的记忆,只有那些特别个人化的记忆才会变成自传体记忆,比如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他在没有轮子的椅子上蹦蹦跳跳之后摔伤了腿,坐上了有轮子的轮椅,这恐怕会是他重要的童年自传体记忆了。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关于记忆的讨论,当我们把这些记忆用整合的图文方式再次呈现在小读者面前,一方面可以唤起他们的日常经验,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去新的场景中探寻新的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库,不断加深或者更新自己的记忆,完成他们个性化的学习。这就是这类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的绘本的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