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爸爸一起玩起来的开心游戏绘本
※句子有强烈的韵律感,适合会方言的亲子用方言边讲边玩。
小猩猩的爸爸正在树荫下休息,小猩猩跑来让爸爸和它一起玩。于是爸爸就举起儿子一会儿摆出飞机造型,一会儿摆出滑梯造型,甚至连通天阁和天空树都能被模仿出来。接下来这对父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随着页面一点点的翻动,小猩猩爸爸和小猩猩呈现了各式各样好玩的互动,整个过程分成了两组节奏,中间还有缓冲,读起来是非常有韵律感的阅读体验。猩猩父子居然还摆出了模仿章鱼烧和寿司的姿势,这里真的不得不佩服画家的想象力!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像是玩游戏一样,能让人忍不住一页页看完小猩猩爸爸和小猩猩一次次充满想象力的身体戏剧游戏。
——张昀宝 插画师、绘本工作者
这可真是本充满了身体游戏的神奇绘本!热络的大阪方言让整个故事都暖了起来,而且里面猩猩父子的动作好多都让人意想不到,猛一看令人忍俊不禁。孩子和爸爸边看边玩,乐在其中,全家都非常愉快!
——日本读者
开门见山。
这本书最吸引我、也是承载最多内涵的部分,是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一次次充满想象力的身体戏剧游戏——各种姿势的互动,将父子俩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在翻阅的时候,会时不时地歪歪头,扭扭书,看着画面中的各种互动姿势,想象着小猩猩嘴里说的“各种爸爸”——滑梯爸爸、飞机爸爸、通天阁爸爸……没读到最后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本有趣的,有关亲子互动的游戏书,但读到最后,居然在嬉笑中,被这位“小猩猩的爸爸”感动到了……
从扉页开始,就交代了它们出现的场景。翻页后,宛如一个戏剧镜头的延伸——你会看到小猩猩的爸爸悠闲地在阴凉处打着盹儿;紧接着,一只可爱的小猩猩来到他身边撒娇:“爸爸跟我玩吧。”“啊,怎么又来了!”小猩猩的爸爸说。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仔细琢磨会发现那种没说出口的亲昵和习惯,很轻易能推断出: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一定经常一起做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镜头再延伸,继续翻页,画面中出现了小猩猩的爸爸扮演滑梯,小猩猩从爸爸腿上滑下来的动作——这个动作真的是好像滑滑梯啊!从这页开始,我改变了一种阅读方式(也推荐您跟宝宝试试看),先不去看文字,而是看画面猜小猩猩爸爸在扮演什么。画面里出现了飞机起飞状的父子俩,小猩猩张开双臂,两条腿也是腾空状来表示起飞,小猩猩爸爸还有嘟嘟嘴吹风的造型,真是好有爱!然后再去瞅瞅上面的文字,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感觉这真是读起来很好玩的互动游戏。
随着页面一点点翻动,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呈现了各式各样好玩的互动,整个过程分成了两组节奏,中间还有缓冲,读起来是非常有韵律感的阅读体验。猩猩父子居然还摆出了模仿章鱼烧和寿司的姿势,真的不得不佩服画家的想象力!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本身就像是玩游戏一样,能让人忍不住一页页看完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一次次充满想象力的身体戏剧游戏。
提到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姿势,不得不说下这本书的造型和构图。画面里出现的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的造型,简单不复杂,是成体块感的,父子俩的动作就像清晰可见的剪影,造型便于识别模仿,互动的动作也十分有趣,比如变大树——小猩猩变身树枝一手揪住猩猩爸爸的头发。它们在画面中的表情也会随着甩动组合的造型而变化,很有动态的感染力。构图上,左边的大树对应右边的树枝,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的动作基本处于画面中央的位置,使画面的力量集中在它们两者身上。每一页的构图都试图做到画面的平衡,来配合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的动势,起到稳定画面美感的作用。还有书中选用的专色,是很时尚的呢!黑色与灰色搭配的主角是需要用周围环境中鲜亮的颜色来提色的,这样一来大面积黑灰色就不会显得过于沉闷。明亮的黄色蝴蝶和鲜亮的绿色树叶就起到这个作用,让人们感受到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游戏中动作的轻盈和愉悦的心情。
不知道大家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书里还隐藏了几处小彩蛋。
除了主角外,书里还出现了两只黄色的蝴蝶,从封面到内文,一直伴随着小猩猩爸爸和小猩猩的出现——两只小蝴蝶好像是被小猩猩爸爸和小猩猩的玩耍吸引过来的,体型上相较猩猩们轻盈,小蝴蝶时不时加入到小猩猩父子的互动里,时不时地又像音符跳动,为画面增添了不少欢快的感觉。既提亮画面,又增加有节奏的互动韵律感,功劳可不小呢。
除了小蝴蝶,画面还出现了灰色的蜥蜴和黑色的蜗牛,在比较隐蔽的地方。蜥蜴的出现有辅助画面动作视觉导向的作用。当小猩猩爸爸变身“天空树”和“秋千爸爸”时,父子俩与蜥蜴的画面移动方向是一致的。蜗牛的出现,则暗示了小猩猩爸爸和孩子玩耍的时间过程——第一次蜗牛出现在变身“摩托车爸爸”画面中的右树枝上,呈现向上爬的姿势,翻过几页后,行动缓慢的小蜗牛已经从右边爬向了左边的树枝——想必父子俩的游戏已经玩了一会儿了。这些都体现了画家在设计这本书时投入的有爱的小心思,同时也增加了画面场景的趣味性。
故事读完,出于对画家创作背景的好奇,我忍不住搜索了下,没想到心情一下子从嬉戏的状态变得柔软了。故事里“小猩猩的爸爸”和“小猩猩”的扮演者,正是画家本人和他的女儿。在女儿小时候,画家常和女儿一起玩这样的游戏,也因此产生了把这个游戏变成绘本分享给孩子们的想法。创作时的他,一定很想念女儿小时候和他一起玩的这个游戏吧。书中的前后环衬设计就像一张张记忆照片,一次次游戏互动片段,让我也回想小时候粘着爸爸想让他举高高的场景了。看似活泼的书,却如此打动人,仿佛心尖上被人抓了一把,想笑的同时,红了眼眶。
知识延伸
方言创作背景
方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的特色文明。《小猩猩的爸爸》的作者三浦太郎最初创作这本书的时候用的是东京音——日本的普通话,可总是感觉读起来平淡了,既没有音律之美,更体现不出父子亲情之热。可他出生于大阪的妻子用大阪方言一读,就让这本书充满了感染力,于是三浦太郎修改了一些词句,用原汁原味的大阪方言写下了这个故事。不出所料,方言绘本《小猩猩的爸爸》一上市就在日本绘本界引起轰动,得到广大家长与孩子的热爱。
方言阅读方法推荐
这本书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并且用方言来读。家长可以从翻开封面的时候就启动方言模式,每页简单的语句以及每句的句末都是“爸爸”,让整本书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建议家长试着用乡音来给孩子们讲讲这本《小猩猩的爸爸》,相信会让故事更具感染力,让孩子们更觉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