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激烈竞争的大坏境中,如何让孩子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独特才能?如何鼓励孩子注重过程与合作,避免其得失心过重,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和开放、积极的心态,从而提升未来的竞争力?相信这是每位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难题。
在这本《到底谁最棒》中,作者用一个轻松趣味的争吃草莓的故事把这些问题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向小读者展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在合作中将各自独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的价值。另外,绘者安娜•多尔蒂的画面呈现充满童真,用色鲜亮清新,洋溢着幸福。故事主角是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小鸟、鼩鼱、青蛙、松鼠、大老鼠和小老鼠,它们性格各具特色,很容易引起小读者的喜爱。
故事中,为了赢得比赛,吃到草莓,在障碍赛跑、填色、猜盲袋、做鬼脸等项目比拼中,小鸟、青蛙、大老鼠、小老鼠、松鼠都努力表现。然而,在比赛过程中,大家并没有完全以自我的输赢为中心,他们互帮互助,既适时展示自己的特长,也在劣势方面主动向别人学习,与他人合作。整个比赛的过程大家都很高兴,每个小动物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也赢得了一群互助友爱又有趣的朋友,跟这些经历和收获相比,最后比赛的输赢好像没那么重要了,由谁享用草莓这个问题也显得微不足道。
作者在讲述最棒比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把“分享”和“友谊”的真谛蕴含其中,更是升华了故事的主题。每个动物在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时,是看不到别人的需求和劣势的,在一个本该是激烈竞争的比赛中,大家互帮互助,意识到独占一份并不是最优解,他们想要分享的快乐和真挚的友情,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幸福呢?孩子在阅读时,不仅能切身地体会到分享和友谊的重要性,而且也能为他们更好地融入孩子的社交世界做好准备。
小鸟发现了一颗草莓,大家都想吃,可是草莓只有一颗,怎么办呢?小鸟说他个头大,所以他可以吃。青蛙说他可以做鬼脸,当然草莓要给他吃……在鼩鼱的提议下,大家决定组织一场包括各位选手擅长项目的比赛,谁赢得比赛谁就可以吃到草莓。在障碍赛跑、填色、猜盲袋、做鬼脸等项目比拼中,小鸟、青蛙、大老鼠、小老鼠、松鼠都努力表现。到底谁会赢呢?大家会有怎样的感悟?
相信《到底谁最棒》这样一个“反套路”的故事不单单能带给孩子们欢乐,也能让家长冷静反思,用心回味,它也许会让我们在容易引发焦虑的育儿大潮中找到从容上岸的方向。
——严霄霏 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