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缸里的海洋
The Ocean in Your Bathtub
文 : [美] 塞思·菲什曼      图 : [英] 伊莎贝尔·格林伯格      译者:郭静 段玉佩
  • ISBN:978-7-5545-8384-5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品牌 :启发文化
  • 开本 :12
  • 包装 :精装
  • 定价 :53.80 元
前往购买:

00:0000:00
推荐理由

《浴缸里的海洋》以幽默轻松的语言和生动丰富的图画,为小读者展现了海洋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的切入点很有趣,开篇便勾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不论你住得离海有多远,是身处城市中的摩天大楼里,还是远在高山上的小屋中,海洋其实就在你身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接下来作者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为我们展现了海洋是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的——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人类和其他动物提供了生存条件,我们喝的饮用水、我们吃的食物、我们呼吸等等都离不开海洋的作用。海洋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同样影响着海洋。作者在本书结尾呼吁并鼓励小读者行动起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开始,为保护海洋贡献一份力量!因为我们所做的这些小小的努力,会像水波一样扩散开来,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对海洋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内容介绍

你知道吗?海洋无处不在: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1%;我们的日常饮食离不开海洋的馈赠;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一大部分氧气是由海洋中的植物产生的……是的,不论我们住得离海有多远——是身处城市中的摩天大楼里,还是远在高山上的小屋中,海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将所有人联系在了一起! 本书是一册海洋科普启蒙佳作,小读者不仅能从书中深入了解人类与海洋密不可分的关系,还能通过阅读本书培养起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之心。

精彩书评

这本图画书既有关于海洋的基本信息,又囊括了令人惊奇的海洋知识……插画与文本完美契合,不但细节丰富,为小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又风趣幽默、饶有趣味……吸引小读者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海洋。对于科学课和社会课的老师,以及开始接触非虚构类图书的小读者而言,这本书会令他们眼前一亮。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星级评论


清晰易读的文字直接设计在大胆的漫画风格插画上……如何为小读者平衡知识性和易读性对绘本作者来说一直是个棘手的难题,这本书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柯克斯书评》


本书信息丰富……它为我们呈现了海洋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海洋。

——《书单》杂志


内页展示
塞思·菲什曼

美国童书作家,擅长科普童书写作,语言简洁明了、风趣幽默。代表作有《我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几颗!》《抬起你的鼻子》等,作品曾荣获美国数学图书奖、美国波士顿号角图书奖等多项荣誉。

伊莎贝尔·格林伯格

英国插画家,目前在伦敦艺术大学担任讲师一职。代表作有《我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几颗!》《希腊神话》等。

  • 阅读延伸 《无论身处地球哪个角落,海洋都在影响着我们》
    作者:吴昊昊 海洋生物学博士、科普作者

    或许你曾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全球约40%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100千米的范围内,沿海人口密度比内陆人口密度高出2.6倍”。这些数据直观地表明海洋对人类的吸引力和重要性。如此多生活在沿海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受益于海洋。


    那么地球上其他60%的人口是否就与海洋无关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浴缸里的海洋》一书中,作者开启奇妙的想象告诉我们“海洋无处不在”。


    “能请你帮个忙吗?看看你脚下有没有海水。”

    “没有吗?嗯?这真奇怪,因为……海洋无处不在!”


    在中学地理中,我们学到了“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尽管五大洋(南冰洋于近几年被定义和承认)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但似乎和“无处不在”也有些距离。如果我们站在整个地球,而非泾渭分明的海陆分布界线的视角,海洋确实在深刻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地球上97%的水以海水形式在海洋中存在,海洋作为地球水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大部分从海洋中蒸发、通过水循环系统形成的降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日常饮用的淡水,也浇灌着陆地上的植物,为我们一日三餐中的粮食、瓜果和蔬菜的产出贡献了力量。与此同时,它还滋养着陆地上许多其他生态系统。


    海洋与我们的呼吸直接相关——50%以上的氧气是海洋中极不起眼的浮游植物产生的。尽管很多浮游植物的直径只有头发丝粗细,但它们的数量十分庞大。和陆地上的绿色植物一样,海洋中的浮游植物也能够利用太阳光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另外,海洋也意味着丰富的资源。海洋里生存着百万种以上的海洋生物,其中的一些作为水产品为全球人类提供了约16%的动物蛋白,且有更多的开发前景。在地球人口已经超过80亿的今天,海洋为人类的食物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还有一些海洋生物,如海绵、海葵等,它们体内富含的各种活性物质,已被科学家相继发现,适合开发为治疗癌症等疾病的新型药物。海洋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砂矿、金属矿物……在陆地矿产资源告急的今天,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海洋对我们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连通世界的海洋,每时每刻也运送着货物。超过80%的世界贸易运输量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一艘艘货轮运来了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巴西的玉米、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南美的沙丁鱼……运走了中国加工的水产品、制造的家电和汽车……


    我们与海洋的关系是如此紧密,可以想象,在海洋影响着我们的同时,我们也正影响着海洋。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有一些影响已十分明显。


    因为我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全球每年有超过9000万吨水生生物通过各式各样的捕捞工具从海洋或淡水水域来到我们的餐桌上。底拖网是其中一类效率颇高的捕鱼方式,它利用船只拖拽着的大型渔网在水底一扫而过,在这个过程中,一切在船只行动路径上的鱼虾蟹贝、珊瑚,甚至岩石,都会被捕捞网统统带起。底拖网所经过的海底就如同被吸尘器吸过一般死气沉沉,海底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因为我们对陆地的渴望,不少国家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使陆地向海“生长”。原本曲折蜿蜒的自然海岸线,变成了由建筑材料构成的平坦笔直的人工岸线,不少滨海生物因此失去了仅有的栖息空间,一些海洋生物因此灭绝……


    还有,自工业革命以来,燃烧的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其中一部分溶解在海水中,使海水变酸。再加上,我们向海洋过度排放污水,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海水中出现了大片缺氧区域,这对不少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也正在影响着海洋。尽管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但正如书中提到的:

    “我们洗澡影响海洋,

    我们冲马桶影响海洋,

    我们扔垃圾影响海洋。

    连从我们手中飞走的气球,也会影响海洋。” 


    当我们意识到海洋无处不在,海洋与我们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时,我们或许会开始思考自己可以为海洋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论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科学家目前正在寻找减缓并治理海洋缺氧、解决海洋酸化等问题的方案;管理者也通过制定政策规定科学的渔具和捕捞时间,限制填海造陆等行为……而作为地球村一员的我们,可以到海岸边帮忙捡拾、清理垃圾,或是就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践行绿色出行、节约用水和用电等身边小事。或许没有人可以列出所有对海洋有益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先从这些小事开始,行动起来。尽管这些善行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它们会像雨滴汇入小溪,溪流汇入大海一样发展壮大,最终像海洋围绕陆地一样,连接每一个被海洋环绕的人,包括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