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的作家奥利维娅•霍普与插画家丹尼尔•埃格纽斯为我们创作了这本梦幻、迷人的诗意绘本,让人忍不住流连其中,徜徉在童话般的秘境里!它是一首勇气之歌,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拥抱野性,鼓励人们去探索世界、发现自我……
书的每一页都美得令人心驰神往,那个像精灵一样在大自然里游走的小家伙,会让我们想到安徒生童话里的拇指姑娘、吉卜林丛林故事里的莫格里、拉格洛夫笔下骑鹅旅行的尼尔斯……就像听到了大自然的召唤,孩子们也会跃跃欲试,想要踏上冒险的旅途,无拘无束地在天地间游荡、撒欢。
书中反复吟咏的“去野吧,小家伙”会让孩子感到亲切、心安,给予他们勇气,让他们摆脱犹豫不决、抛去重重束缚,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如就把世界当成一个大大的游乐场,自由自在地玩耍去吧!
准备奔赴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旅途吧,穿越大自然的美:从生机勃勃的丛林到令人敬畏的山峦,从波光粼粼的海面到熠熠生辉的星夜,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诗意、想象和奇迹。飞过大海,跨过重洋,与狼同行穿越千山暮雪,和萤火虫在林间跳舞……这是一场鼓舞人心的生命庆典!
天才新人作家奥利维娅•霍普搭档超高产艺术家丹尼尔•埃格纽斯,为我们创作了这本精彩绝伦、震撼人心的绘本,赞美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野性,鼓励人们去探索世界、发现自我。
这本书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野性的呼唤是如何撼动人的灵魂。
——美国《出版人周刊》
每一页都吸引着人们去外面探索。
——美国《科克斯书评》
这本书深受雪莉•休斯的喜爱。整本书画面绚丽斑斓,充满想象。它是一首诗,鼓舞人们勇敢去冒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本精美的图画书充满了温柔、鼓舞人心的力量,激励人们去拥抱大自然……
——英国《卫报》
这本书像诗一样优美,充满了爱、智慧以及鼓舞人心的力量,它让孩子们摆脱犹豫,勇敢去冒险。
——爱尔兰INIS杂志
这本关于孩子探索大自然的书,十分引人入胜。
——《战马》作者 迈克尔•莫波格
一本能让所有读者都着迷的书。
——英国著名儿童作家、插画家 雪莉•休斯
令人惊艳。插图美得让我无法呼吸,最后几页更是偷走了我的心。非常喜欢!
——英国畅销书作家 黛比•葛莉欧利
丹尼尔•埃格纽斯的作品中流动的笔触宛如植物藤蔓的生长,多媒材的使用展现出灵活的画面驾驭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在《去野吧,小家伙》中,艺术家更在肌理的表现、画面的布局上埋设巧思,将融入自然的主题强化出来。
——唐彦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插画系讲师
奥利维娅•霍普是一位爱尔兰作家,她热爱儿童文学,并拥有二十年的儿童教育经验,多年来一直从事与艺术创意相关的工作, 曾经担任爱尔兰艺术理事会创意学校项目的创意助理,以及爱尔兰国家民俗剧院的创意学习助理。这本《去野吧,小家伙》是她撰文的第一本图画书,诗一般的行文,抒情浪漫。她表露自己的创作动机源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无论是漫步、奔跑、登高远眺,还是侧耳倾听,都会让自己纵情自然,并享受其中。
当然,再好的创作立意也需要视觉的转化。当你阅读这本图画书,眼前一幅幅多彩鲜活、生机盎然的画面绵延展开,它们能否触动你的内心,把你拉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记忆呢?执笔创作本书图画的是著名插画师丹尼尔•埃格纽斯,2005年他被英国插画家协会评选为“最佳插画家”。他经验丰富,创作非常多元,覆盖到广告插画、时尚插图、戏剧节的插画和海报、艺术动画短片、儿童图画书等各种商业领域。他的作品中流动的笔触宛如植物藤蔓的生长,多媒材的使用展现出灵活的画面驾驭能力,让人印象深刻。在《去野吧,小家伙》中,艺术家更在肌理的表现、画面的布局上埋设巧思,将融入自然的主题强化出来。
用笔墨重塑自然
这部作品中艺术家善用多种创作技巧,制造画面肌理效果,重塑了自然现象。例如用斑斓的色块切割拼贴成蝴蝶翅膀;粗糙斑驳的涂鸦线条刻画出大象皮肤的褶皱;泼洒的蓝、紫色颜料相互晕染渗透,表现出莹润的天空;短促的笔触密集排列模拟飞鸟的羽毛;湿润的水彩纸面用橙色扫过,笔触间的缝隙与透明水色相溶,或深或浅,像极了海水冲刷过的沙滩;蒲公英边缘呈絮状表现,纤弱密集的排线营造出轻盈的质感;被大雪覆盖的远山,阳面留白,阴面则用转印手法处理,将布满折痕的卡纸展开再着色,转印在画稿中,以此来表现山棱岩石的皴裂感;丛林中的树干用枯笔带出丝丝缕缕的纤维质感。还有,在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和散布在夜空的星辰,艺术家没有逐一描绘,取而代之用泼洒的色点表现,星星点点偶然又自然。
(图画书中的肌理表现)
不同材料、肌理的处理方法来自于艺术家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综合材料语言的使用,将大自然林林总总的痕迹烙印在作品中,拓展了读者阅读时的感知维度。细软、粗糙、斑驳等质感表现,绝非只停留在视觉层面,往往还能激发起读者对一些事物的多重感受。颗粒感、光晕效果、水渍痕迹……也仿佛有能力模拟出沙滩、星空、潮汐等情景氛围,由此引领读者移情入画,享受其中,并敏锐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藏于画中,融入自然
艺术家巧妙布局画面,每次翻页转场“小家伙”动态有别,或近或远展现出景别层次的变化,人物交融于画面情景,如同“躲”在图画书中一般,纵情于自然的创作意图就凸显了出来。于是读者的好奇心也被激发,在绵延展开的画面中进行视觉探索,“小家伙”都藏在哪儿了呢?
文字的编排处理也遵循着融入情景的逻辑。一般情况下,文字编排的主要因素是字距与行距,它们引导阅读视线的展开,坚守着既定的规则。《去野吧,小家伙》显然是突破了传统的规则,内文中的字号、字距都会有所变化,一句话也绝非笔挺得列阵成行。艺术家采用自由编排的方式将阅读时的语气、断句、节奏都模拟出来:需要重音表达的文字字号放大;需要阅读停顿的部分字间距会变宽。大象顿足的力度,飞鸟起舞的舒缓,大海漩涡的深邃,被大风吹散的凌乱,文字都展现了出来,而“小家伙”在丛林中穿梭摇荡的画面与呈弧形编排的文字相互映衬,让角色的移动轨迹跃然纸面,实在巧妙。
这部作品将角色与文字融入画面,来比照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是否能激发你走向大自然呢?当我们展开探索,与天空、河流、山川、森林发生互动,愿意观察、聆听、触摸,我们就真切地与大自然环境发生了连接,从而真正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