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凯迪克大奖作品《大卫,不可以》系列作品
★今年的圣诞节,中国的小朋友们会和著名的“大卫”一起过一个不一般的节日。
★大卫・香农笔下的“大卫”如果变乖了,那他还是“大卫”吗?可能大多数熟知“大卫”的读者都会说“哦,不!”。没错,《大卫,圣诞节到啦!》依然给大家呈现了大卫的种种淘气“事迹”,并且在“圣诞”这一西方最重要的节日里,大卫的淘气排名已经升级到了“淘气榜”的第一名。
更多经典“大卫”系列:《大卫不可以》、《大卫惹麻烦》、《大卫上学去》
永远顶着几根不乖顺头发的大卫在圣诞节里有点儿忘乎所以,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淘气榜”第一名的大卫实在没办法不闯祸。他试图偷偷吃掉饼干、为了等圣诞老人不肯睡觉、积雪尚未融化光着屁股就跑出去,还在地上边尿尿边画出自己的名字!不得不感叹大卫旺盛的精力和挑战妈妈底线的勇气。
不过,圣诞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有“圣诞老人”作为妈妈的杀手锏,一封署名“爱你的圣诞老人”的来信让忘乎所以的大卫哭得好伤心。信里写着“没有你的礼物,因为你淘气来着。”捧着信哭泣的大卫真让人心疼,难道大卫真的要过一个没有礼物的圣诞节吗?
当然不会啦!不管多么淘气的孩子,爸爸妈妈都会让他在一年最重要的节日里,享受到最大的欢乐。
光着屁股就敢往外跑,向圣诞老人要礼物的时候绝不含糊,砸了玻璃也没有开溜……其实,大卫这个名字在英文中还带有“被爱”和“被祝福”的意思。在最寒冷的季节里,在万物复苏的时刻,在圣诞节的祝福中,还有什么比这个名字更美的祝福吗?而且它将伴随大卫,终其一生。
——徐萃(亲子阅读研究者)
熟悉大卫的朋友都知道,咧着黑洞洞的大嘴,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只要看到目标,立刻就会不管不顾,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实现愿望的小男孩就是—大卫。与此同时,总会出现一个不得不站在对立面的,用“No!”或命令式口吻与大卫对话的从不露出脑袋的“半身人”。只要大卫一有举动,这个“半身人”就会如影随形,立刻成为他的对立面出现在故事中。
这个有趣的行为在人类学上似乎可以用博弈来形容。一个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如大卫,开始尝试使用各种合理的或不合理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甚至他连自己的欲望对自己到底是有利的还是没利的都不清楚,就这么大无畏地上路了。作为不得不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呼来喝去的看护者们,就像孙悟空正在保护“唐僧”,总想在地上画个圈,能让自己的“小祖宗”乖乖地坐在圈子里,可这个小祖宗偏偏不听话,不是受外界的声色诱惑,就是受内部的“猪八戒”的挑唆,反正就是不肯好好待着,以至于弄得看护者们成天追着“小祖宗”们,往圈里打。
可是吵归吵,闹归闹,“小祖宗”的“经”还得自己取,总在一个圈里待着就没法往前走,所以甭管怎样,选个方向先走出去,错了再说。那么作为十项全能的孙悟空,你本事再大,也只能守着,不能代替。
显然,这个现象不论古今中外,全是一个样儿。感慨之余,艺术家们便把这些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面。大卫•香农笔下的大卫和那个总是以下半身形象出现的门神似的家伙就是这类事件的写照。
作为博弈的双方,作者可以站在看护者的立场上写故事,也可以站在被看护者—即大卫的立场上写故事。不管站在哪一方,我们都可以控诉对方的过分与恶劣,展示自己的博爱与宽容。然而仔细阅读大卫•香农的作品,我们却可以同时看到博弈双方的感受,和与此同时发生的对抗。
在《大卫 ,圣诞节到啦!》的封面中,大卫龇着大牙,瞪着豆大的眼睛,一脚蹬着沙发背,一脚悬空,以45度角的欲望,抻长脖子,伸手去够圣诞树上一颗高高在上的大糖果。可是毫无根基的圣诞树怎么能经得住大卫的欲望,于是也准备以45度角的无助向下倒去。受牵连的还有“大卫 ,圣诞节到啦!”这几个书名文字,它们为了配合封面的整体风格,只能以散漫不羁的状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这样的画面,自然是看护者的视角。那么大卫看到的是什么呢?
翻开封面后的书名页,这次看到的半身人是“圣诞老人”!作为发送礼物的爱的使者,原来也是这么凶赳赳的。他皮带一扣,蛮手一插,一副“你看着办吧!”的样子,“大卫 ,圣诞节到啦!”这几个文字瞬间变得规规矩矩,服服帖帖的。显然在大卫伸手够糖果的同时,插腰的半身人出现了,他在两者之间迅速形成了一种严肃的张力,驱使大卫不得不做出决定,到底是继续够糖果?还是停止够糖果?在这个时刻,只能是“你看着办!”
于是,在这样的僵持中,孩子学会了选择自己的行为,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尺度在哪里。故事中半身人并没有过度干涉大卫的行为,比如跑过去把大卫从圣诞树旁抱开,或是把大卫暴打一顿,他只是在关键的时刻发出了“止令”。不管大卫选择够糖果,还是不够糖果,他都是在选择,并因此而承担自己行为的结果。这就是博弈的魅力,它不是过度控制,而是告诉你界限在哪里。那么,大卫最后怎么办了?书中我们并没有看到答案,这正好留下了猜测的空间,或许,猜测的结果就是我们潜在的选择呢?不过在接下来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大卫抿嘴舔舌,蹬着椅子,又不知道要去找什么好吃的了……
成长是每个生命的课题,大卫也一样,那么大卫的父亲大卫•香农(本书作者)为什么会给他起这个名字呢?仅仅是因为好玩,和作者同名,为了纪念作者的童年?恐怕不全然如此。世界上第一个“大卫”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联合王国的第二任国王。大部份关于他的记载都出自《希伯来圣经》中的《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虽然大卫不是没有缺点,但在以色列所有古代的国王中,他被描述为最正义的国王,并且是一位优秀战士、音乐家和诗人。
在那个以强凌弱、拼体力而没有智慧的时代,大卫最著名的战役就是与戈里亚的战斗。戈里亚身形巨大,姚明也就到他的胳肢窝儿,他的勇力和武艺无人能敌,身穿的盔甲有一百四十多斤重,他用的一个枪头也有二十来斤。戈里亚的无敌使他狂傲至极,天天在以色列的阵前叫骂,侮辱比他弱小的人。可是碍于他的强暴,没人敢与他对抗。这时候,放羊娃子大卫恰巧赶上了,他本来是给哥哥们送粮的,结果,听到戈里亚的骂阵,他拣了五块卵石,轻装迎战,以灵活对迟钝,游走于戈里亚身边,看准时机,一下子把石头甩出去,带着离心力的石头子儿,犹如子弹,打进了戈里亚的脑门。
小牧童战胜了大巨人!小“大卫”战胜了大……
显然在《大卫,圣诞节到啦!》中,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大卫精神”在大卫的身上也初见倪端—光着屁股就敢往外跑,向圣诞老人要礼物的时候绝不含糊,砸了玻璃也没有开溜……其实,大卫这个名字在英文中还带有“被爱”和“被祝福”的意思。
在最寒冷的季节里,在万物复苏的时刻,在圣诞节的祝福中,还有什么比这个名字更美的祝福吗?而且它将伴随大卫,终其一生。
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简单地说就是圣婴诞生的节日,与西方的宗教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渊源,也因此,在以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宗教国家,圣诞节是相当于中国春节一样的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享受假期,离家的亲人会赶回故乡和家人团聚。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有太多让人期待的欢乐。
今年的圣诞节,中国的小朋友们会和著名的“大卫”一起过一个不一般的节日。
有大卫在,圣诞节肯定不会无聊,从封面上就能看得出来,眼看就要到手的糖果让大卫咧开大嘴、露出招牌虎牙,显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摇摇欲坠,歪歪斜斜的圣诞树马上就要“撑不住啦”!就连书名和作、译者姓名都被大卫的“危险姿势”搅得有些凌乱。
紧接着,转折来了,扉页上的圣诞老人并没有露出他举世闻名的和蔼笑容,插在皮带上的双手显示出他的权威,他似乎提醒着大卫:“圣诞节到啦!可是,我还要看一看,礼物要送给谁呢?”
小朋友们肯定都知道,“谁要是淘气了,圣诞老人就不给他(她)礼物啦!”没错,可是大卫肯定从来没有想到:只是想偷偷看看神秘的圣诞礼物,或者帮妈妈尝尝刚烤好的饼干好不好吃,这怎么能算是淘气?当然,光着屁股跑到外面去,而且还是刚刚下过大雪,这肯定不太好,但是圣诞节真是让人“太高兴啦!”于是,高兴的大卫淘气得忘乎所以啦,最终凭借着“一边小便一边画出自己的名字”这一“壮举”荣登淘气榜榜首。
一封“你淘气来着,所以没有礼物”的圣诞老人来信,让大卫傻了眼。眼角挂着一滴眼泪的大卫看着多么惹人心疼,曲线画出的嘴巴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大卫拼命忍住的委屈,叫大伙儿不禁担心,如果再多看一秒,大卫就会忍不住一下子哇哇大哭起来。
当然,不管是圣诞老人还是大卫•香农都不忍心让全天下的孩子们失望,从梦中醒来的大卫瞬间就把噩梦抛在脑后,玩得恨不能长出三头六臂!
看着画面中手舞足蹈的大卫,我们不禁感叹:“又一年过去啦,我们的大卫真是一点儿都没变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让我们再翻回去看看,哎,大卫光着屁股跑出去的那一页是不是看起来有点儿眼熟?还有大卫用煤球打破玻璃的那一页,上一次大卫打破玻璃是什么时候?用的又是什么东西?
如果你是和大卫一起长大的老读者,不妨回顾一下“大卫系列”的前面几本,很容易就会发现,在这本书里有很多画面都在前面几本书里出现过,只不过在这里转换成了圣诞节的背景和情节。这样对比一下,我们还会惊喜地发现,大卫真的在成长。比如大卫把圣诞树装饰物当成玩具那一页,他不再乱丢玩具,而是把那些装饰物有条理地排列成拉着圣诞老人和礼物车的驯鹿队列;还有圣诞晚餐那一页,大卫已经不再把食物当成玩具了,妈妈对他的要求也已经升级到了要注意餐桌礼仪的高度。
真是弹指一挥间,从我们认识“大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大卫,圣诞节到啦!》好像是大卫•香农跟我们一起分享的一本“大卫集锦”,让我们看到熟悉的大卫,成长的大卫。香农笔下的“大卫”没有曲折的故事,没有深远的抒情,可他有所有孩子共有的天真、淘气和难以约束。画面里的大卫如此活灵活现,我猜想,在这几年里和大卫一起长大的孩子们,就算是在将来长大后也会一直记得,在他们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好朋友,叫“大卫”,并且,还和大卫一起过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