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样,小乖!
OH NO,GEORGE!
文 : [爱尔兰] 克里斯•霍顿      图 : [爱尔兰] 克里斯•霍顿      译者:徐意筑
美国亚马逊书店年度十大绘本
美国图书馆学会Little Book绘本奖
德国莱比锡书展大奖
国际青年图书馆白乌鸦奖
更多奖项
  • ISBN:978-7-5502-3621-9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品牌 :启发文化
  • 开本 :12
  • 包装 :精装
  • 定价 :45.80 元
前往购买:

00:0000:00
推荐理由

图画书界最令人振奋的作者, 创意天才克里斯•霍顿的第二部作品。

横扫各国大奖,全球19种译本同步上市。

一只冒着傻气又超有人气的狗狗,一本关于探讨自我控制的超级甜蜜的小故事。

《时代周刊》、《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书单杂志》、《卫报》、《华尔街日报》、美国童书委员会 强力推荐!

内容介绍

主人在家的时候,小乖是一只非常乖巧的小狗

主人要出门了,特意问小乖:“小乖,你会乖吗?”

“会,”小乖说,“我会非常乖。”

结果……

哇喔!香喷喷的蛋糕,小乖的最爱!

哇喔!蹦蹦跳的小猫,小乖的最爱!

哇喔!松软软的泥土,小乖的最爱!

主人回家打开门……噢,天哪!

精彩书评

一个活蹦乱跳的故事。

——华尔街日报

超级搞笑的故事,典雅的插图独具风格。非常适合让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念给宝宝听。

——时代周刊

极简的橙色背景,插图的用色和设计非常大胆,写出了一个独具深意的故事。

——卫报

很喜欢克里斯•霍顿的图画,充满现代感,也充满设计感。简洁、夸张,情绪饱满。画中主人和小乖的形象对比,小乖的眼神的变化,无不展现出画家超强的创意能力和画面控制能力。我去访问了画家的网站,看到了他制作过的一些招贴作品,和他的图画书插画风格相承。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跨界到童书领域的“新人”,只凭三本作品,就横扫了国际十几项图画书大奖。

——儿童阅读专家 王林

内页展示
克里斯•霍顿

克里斯•霍顿,来自爱尔兰,这是一个让诸多插画师和设计师青睐有加的名字。克里斯•霍顿从事自由插画与设计创作已经有12年了,曾为英国《卫报》《独立报》以及其他出版机构绘制插画。


他的作品《小小迷路了》《别这样,小乖!》《嘘!我们有个计划》《大家晚安》深受各国评审和孩子的青睐,已经被翻译成19种语言,先后在9个国家揽获十余项大奖。不论是童书作家还是设计师,克里斯•霍顿都是一个不应该被忘记的名字。

    

  • 名家推荐 《小乖如何才能乖》
    作者:王林 儿童阅读专家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的实验。


    心理学家把一些4 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里,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一颗;如果20 分钟后再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的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力,消磨时间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更丰厚的报酬。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 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不知道《别这样,小乖!》的作者克里斯·霍顿是否知道这个实验。


    不过,在我看来,这本图画书和这个实验有“同工之妙”。童话中的小乖就是生活中的小孩,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大部分大人何尝不是这样)。所以,在主人要出门前,小乖虽然答应主人,自己在家里会乖乖的,却还是吃了蛋糕、追了小猫、玩了泥巴,把家里搞得一团糟。


    自控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意志力的表现。自控能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生活中,一些人常要在周末或晚上放弃休闲活动,专心工作,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消遣吗?一些人为了健康,每天进行长跑锻炼,难道他们不知道锻炼很累吗?为了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必须要经过大量繁琐枯燥的重复练习,钢琴家、运动员、画家等无不如此。如同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 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这个定律没有人能够例外,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天才的人——从达芬奇到莫扎特。


    “有过人之处,必有过人付出。”可是,这样的观点在一个过度强调快乐、强调舒适的消费年代被虚化了。大多数人崇拜成功人士,却看不到成功人士背后的艰辛付出,甚至嘲笑那些为了成功下“笨功夫”“死功夫”的人。自我控制就是和人性天生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作战,要追求长远的快乐,不得不忍受一定的不适和痛苦。这些道理, 我们没有讲给孩子听,而《别这样,小乖!》却用图画书的形式讲述了这个道理。


    当然,《别这样,小乖!》中,值得注意的还有主人哈利。当他发现小乖把家里搞得一团糟时,并没有责骂和惩罚他,而是轻声地说:“我们到外面去散步吧,好吗?”哈利已经知道了小乖很自责,希望他可以控制自己。当蛋糕、小猫再陆续出现时,果然,小乖都表现得很好。这种方式,生活中的大人是不是也可以采用呢?


    很喜欢克里斯·霍顿的图画,充满现代感,也充满设计感。简洁、夸张,情绪饱满。画中主人和小乖的形象对比,小乖的眼神的变化,无不展现出画家超强的创意能力和画面控制能力。我去访问了画家的网站,看到了他制作过的一些招贴作品,和他的图画书插画风格相承。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位跨界到童书领域的“新人”,只凭三本作品,就横扫了国际十几项图画书大奖。


    收起
  • 关于作者
    作者:《创意天才:克里斯·霍顿》

    克里斯· 霍顿,来自爱尔兰,这是一个让诸多插画师和设计师青睐有加的名字。小时候是个恐龙迷,原本立志要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长大后又爱上了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才华是掩盖不住的。他渐渐在与艺术有关的插画和设计上崭露头角。克里斯·霍顿从事自由插画与设计创作已经有12 年了,曾为英国《卫报》《独立报》以及其他出版机构绘制插画。他相信绘画与设计能超越语言,可以通过图像向人们诉说一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伟大的事物,成为另一种有效“沟通”的手段,并且相信这些设计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他还是一位创意无限的童书作家,为全世界的孩子创作图画书。这个满脑子“鬼点子”的大孩子,从投身于儿童文学开始,就受到小朋友的追捧。他的第一部作品《小小迷路了》深受各国评审和孩子的青睐,已经被翻译成19 种语言,先后在9 个国家揽获十余项大奖,包括2012 年荷兰图画书年奖、Booktrust 最佳插画新人奖、英国文学协会奖、爱尔兰儿童读物插画协会金奖以及入围2013 年安徒生奖等。第二部作品《别这样, 小乖!》,成绩也毫不逊色,再获多项殊荣,包括: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入围、德国莱比锡书展大奖入围、2012 年Junior Magazine 年度最佳图画书、美国图书馆学会Little Book 绘本奖、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美国亚马逊书店年度十大绘本等。第三部作品《嘘!我们有个计划》,还未出版就受到无数关注。看似简单的图画书,克里斯·霍顿创作它花了两年的时间。以对艺术精雕细琢的态度所创作出的作品,甫一出世,就获得了爱尔兰2014 年儿童读物插画家协会奖、2014 年Baby&Me 最佳风格奖、2014 年出版商协会最佳儿童图书,最重要的是,受到了全世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克里斯·霍顿的作品多以拼贴的形式出现,造型憨态可掬,俏皮讨喜,故事节奏明快,出人意料。孩子们喜欢他的书,因为简单、有趣;大人也喜欢他的书,因为深刻、内敛。简单与深刻同时出现在对一个作品的评价中,可见克里斯·霍顿在图画和故事创作上的过人之处。


    除了绘画、设计与童书创作之外,克里斯·霍顿还是一名社会公益的推广者。他兼任“公平贸易推手”(通过与那些被边缘化的生产者和劳工紧密合作,让他们从弱势角色转化为可以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角色)。在旅行中,他与尼泊尔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设计师,他主动搭建了公平贸易的桥梁,与尼泊尔当地的妇女合作,制作他所设计的猫头鹰娃娃及其他织物,放在网络上贩售,用来帮助这些无法在经济上获得自主权的妇女们。因此获得了“猫头鹰”的绰号。


    他还时常在个人网站中分享自己的一些创作经历,随时与提供帮助的人及读者互动。2007 年, 他为公平贸易协会设计的作品《树人》(People Tree),被《时代》杂志选入“百大设计”。


    不论是童书作家、设计师,还是公平贸易推手,克里斯·霍顿都是一个不应该被忘记的名字。


    收起
  • 编辑推荐 《每个人心里都有只小乖》
    作者:林玲 儿童绘本编辑

    二十世纪中期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说过一句箴言:“少即是多。”克里斯·霍顿的作品就是绝好的例子。大胆、干净,仿佛未经处理的饱和色彩与大胆使用的空白,让克里斯·霍顿的每一本书都像是一出戏剧,让人看完意犹未尽。克里斯·霍顿有着罕见的天分,能将孩子般天真烂漫的形体、色彩、角色和极具风格的设计、热情与个人见解融为一体。在这本书里,他运用强烈的平面抽象拼贴画,讲了一个关于自我控制的故事。


    小乖有一个巨大的长鼻子,忽上忽下的耳朵,炯炯有神的圆眼睛。他以大多数狗狗都喜欢的姿势睡着。腹部暴露在空气中,这是一个让他非常有安全感的环境。他平常乖巧得很,当主人准备离开这所房子,问他是不是会乖的时候,他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回答:“会,我会非常乖。”这些外在表现都在强调,他真的想当一只乖小狗。


    主人离开后,仿佛失去了某种桎梏,身边出现了接二连三让他难以抵抗的诱惑:吃蛋糕,追逐猫,挖泥土。每次画面里的旁白都会问:“小乖会怎么做呢?”正在阅读的小朋友也会经历一番思想挣扎。嗯!小乖要乖乖的才对。但是……蛋糕真的太好吃了!是选择立即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兑现自己原来的承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种“选择问题”由小乖表现出来,就是耳朵伸得长长的,眼睛睁得圆圆的,看起来一副很挣扎的样子。然后我们就会看到画面出现“别这样,小乖!”但小乖已经无法抗拒诱惑的召唤,去做了他想做的却未必是正确的事。


    诱惑一来, 所有的理智就开始罢工。年幼的孩子很难理解规则的含义,一旦失去了管束,就不容易遵守规则。当被告知不要碰什么东西,理智让人马上答应,但是如果真的出现富有吸引力的物品时,仅靠意志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一个爱吃甜食的人怎么能真正忽略一个美味的巧克力夹心蛋糕?

    小乖的选择只是一瞬间的事,孩子的自我控制却是一辈子的。这个故事可以引发家长与孩子讨论自控、承诺和诱惑的话题。


    高尔基说过:“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自我控制对一个人的发展相当重要,而幼儿时期恰恰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本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讨论自控力的机会,只要抓住一些机会,就可以让孩子把在图画书里学到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比如主人离家之前,特意问:“小乖,你会乖吗?”小乖理所当然地做出了承诺。而事实上呢?小乖在面对蛋糕、小猫和泥土的诱惑时,把自己说过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这时就可以与孩子讨论承诺的重量。爱孩子不是为他订立规则,强制他遵守,而是让他在承诺之下主动遵守。


    然而与成年人相比,儿童行为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遵循本能。他们做事前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因此,小乖的经验就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后果”的画面:蛋糕没了、屋子乱了、猫乱窜了、泥土松了……只有具备了考虑后果的意识,孩子才能感受和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书很有趣,但不完全是为有趣而写。它是有规则可循的,就是当你失控了、违背承诺了、犯了错误,就要跟身边的“哈利”道歉,哪怕是跟自己心里的小乖道歉,并且想办法弥补。而大人的爱与理解,是与孩子最好的对话。


    谁都曾经有过抵制诱惑的经历。有多少次你心里的小乖抻长了脖子,望着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而挣扎不已。当周围的“哈利”离开了房间,有多少人忍不住诱惑吃了面前触手可及的蛋糕,最后跟小乖一样趴在地上哭泣。本意想做一只小乖,只是面对吸引自己的事物时,决定过于仓促,产生失误。不一样的是,小乖有哈利,作为小狗的主人,愿意原谅他的偶尔失控,也愿意包容他的无意冲动。但在成人世界里,哈利这样的人是寥寥可数的。毕竟,人都需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我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往往学到得太晚。为孩子读小乖,思考自己心里的小乖。约束自己,即使在没有人的时候。


    结局是开放式的。在书的结尾,您可以问自己家的“小乖”:“小乖会去翻垃圾桶吗?”听听自己家的“小乖”是怎么回答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