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维斯 2017年英国V&A博物馆插画大奖
★英国绘本界令人振奋的新声音!
★英国原创设计师——贾维斯绘本处女作!
★唱片封面设计师、动画导演与英国沃克童书出版社强强联手!
★作品兼具搞怪、幽默和深度,连克里斯•霍顿(爱尔兰创意天才)、乔恩•克拉森(美国凯迪克大奖金奖获得者)都是他的粉丝!
艾伦的家族世世代代都以很会吓人著称,整个丛林的动物都知道他超级吓人。
每个早上,艾伦都这样开始他的一天:他擦亮鳞片、磨尖指甲……然后偷偷溜到森林里用牙齿去吓唬那些小动物们。
然而尖利的牙齿下却藏着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
有一天,意外出现了——他的牙齿居然丢了!
没有了牙齿,他还有办法吓人吗?
作者塑造了一个生气勃勃、过于自信、不考虑别人感受,但天性里又带着善意的鳄鱼艾伦,相信孩子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英国出版商周刊
色彩缤纷的插图,有力地传达情感!
艾伦终于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时,孩子们一定会欢呼雀跃的!
——柯克斯评论
混合了铅笔、粉笔、数码、拼贴,给予了每一个画面令人赞叹的美学深度。半透明的分层,带有手绘的肌理。
贾维斯的图画书处女座,轻易地勾起读者们的胃口,期待他的下一个作品!
——英国学校图书馆周刊
自从波特小姐画出比得兔后,动物们就摆脱了单纯充当寓言传声筒的命运,一跃成为穿起衣服、如孩子般自由行事的生命体。一百多年过去了,波特小姐的同胞、英国设计师贾维斯沿着比得兔之路继续前行,依旧把动物作为绘本角色。只是他更倾向于让带有儿童天性的动物以自然面目示人。短吻鳄艾伦即是如此。
艾伦生于丛林沼泽,最喜欢玩吓人的恶作剧。这把戏传自他的祖辈,他们全都喜欢炫示自己的尖牙,丝毫不顾国王的威仪、博士的风度与淑女的矜持。艾伦的这个癖好显然得自“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遗传,他似乎只有去吓人才不枉那一口尖牙利齿与身后的家族荣耀。只是,如果他的祖辈只会吓人,他们如何成得了名副其实的国王、博士与淑女呢?艾伦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他把满腔热情都用到了吓人这件事上。每天早晨,他都要为吓人戏码做足功课,出门前对镜操练,得手后乐不可支。他的战况也的确非同寻常。地上的蜗牛、林间的猴子、池塘里的青蛙、能飞翔的鹦鹉、会筑堤坝的河狸,这些动物都被他的大牙齿吓倒了。他的威力上天入地,辐射两栖世界,影响灵长类别……难怪他是那般志得意满。
艾伦身材高大,但这种对恶作剧的沉湎却暴露出他的实际年龄。其实,他还只是个孩子,因此才会如此在意别人的反应、迷恋恶作剧给他人带来的困扰。故事开始时,贾维斯以一组连续的充满动感的画面完整地展示了艾伦的恶作剧过程。这时的艾伦,浑身上下都充满偷偷摸摸的狡黠与难以自抑的得意。这完全是一个沉浸在自我设计中的灵动的小孩儿。正是这种孩子的无知和艾伦对自身力量的探究,才让他在丢了那副大牙齿——嘘!那是一副假牙——之后,仍然径自出去吓人。这时,与那组连续画面类似的场景出现了,同样是艾伦作势欲扑,同样是小动物上蹿下跳,但给人的观感完全不同。艾伦的尖牙不见了,之前牙齿锐利的线条被缺了牙的嘴部曲线所取代,这实在可笑,却也尽显贾维斯充满表现力与变奏感的艺术水平。
长久以来,艾伦几乎都是靠假牙吓人,其鳞片、尖爪只是造势的道具。于是,当河狸无意中拿走这副牙齿,吓人的把戏便无以为继。威风凛凛的大鳄鱼转眼变成从正午哭泣到深夜的小可怜。至此,贾维斯足足用了两个跨页渲染出这种强大外表与绵软内心之间的差距。失去了牙齿的艾伦真的变得弱小了吗?他只是没有凭借身躯的优势抢夺心爱之物罢了。这种状态似乎给长久以来被困扰的小动物们带来了启示——艾伦并不是邪恶之徒,而恰恰是他们自身的表现助长了恶作剧者的气焰。正因为如此,虽然这略显夸张的哭泣会给艾伦平添喜感,可这一切非但没有给小动物们带来快意,而且还令他们也有些许伤心。本来对立的两者,其情绪却慢慢趋同了。这几乎就是在为危机的合理解决营造氛围。
后来,这群小动物公布了归还牙齿的规则,第一次以平等的姿态与艾伦交流。他们设身处地,不仅要保护自己,而且还顾念到对方。当艾伦重新进入丛林时,他已经获得了全新的身份。为了表现前后的变化,贾维斯依然重复艾伦那些出场的动作,同时又适当地改变了他的姿势、神情,渲染出他重获主动权的兴奋与小动物们对他的欣然接纳之意。这之后,就连黑夜,艾伦也可以与伙伴们一起度过了,而他那遗传自家族的吓人天赋则肩负起为“故事之夜”助兴的作用。
看着吓人的艾伦也能与小伙伴融洽相处,谁还能说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只会调皮捣蛋呢?从前那些胆子不大的小动物似乎也有了变化。这一切都起于恶作剧,更与孩子们看待他人、自我及两者关联的态度有关。恶作剧在何种情况下才可能成为改变孩子的契机?贾维斯的描绘是否能给大人们带来一点启示呢?
去英国旅行的时候,在英国的书店看到《艾伦可怕的大牙齿》的预售信息,这本图画书是贾维斯与英国著名的独立儿童出版机构沃克图书公司合作的首部作品,很欣喜地发现中文版今年居然由启发引进了。平面设计师出身的贾维斯,在成为童书作家之前,做过唱片封面设计和动画导演。风趣地说故事是贾维斯最大的才华,在这本图画书里,他透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结合铅笔、粉笔、数码、拼贴等手法,传达了一个看似复杂而又有些玄妙的概念,从扉页开始,就精心组成每个场景,通过巧妙的起承转合,道出一个了不起的意义。
艾伦的家族世世代代都以很会吓人著称。整个丛林的动物都知道他超级吓人。吓人是他最拿手的事。然而尖利的牙齿下却藏着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那牙啊,是假的!贾维斯是用色的高手,瞧瞧,黄色背景上的蓝绿色鳄鱼,使得白森森的尖牙一下就“脱颖而出”,显得滑稽无比。
每个早上,艾伦都这样开始他的一天……他擦亮鳞片、磨尖指甲……然后偷偷溜到森林里用牙齿去吓唬那些小动物们。而意外总是在料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有一天牙齿居然丢了!没有了牙齿,他还有办法吓人吗?吓人是他唯一会做的事啊!
在翻阅的时候,忍不住推想艾伦长大后的个性:用凶恶的外表掩饰柔软的内心,层层包裹自己,害怕流露软弱被人看见,让别人欺负自己。但这就是真的艾伦吗?以吓人作为“生活目的”的艾伦,是因为祖辈都是这样,所以自己也只能走跟他们一样的“吓人之路”?在我看来,“可怕的大牙齿”丢了,对艾伦来说,其实是一次生命转折的契机——剥离虚张声势的外壳,寻找自己。
从贾维斯在一次采访中的说辞,可以隐约窥见他的创作过程和动机:“关于这本书的灵感,我脑子里是先有一幅画面、一个角色,然后慢慢酝酿,等到成熟之后才一口气把它’拽’出我的脑袋,挥洒在画纸上。在创作过程中,我会斟酌斟酌再斟酌,直到各个细节都满意为止。艾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我自己的影子。”这样一出关于自我发现的滑稽喜剧,带一点点狡黠,一点点温暖,很容易就折服孩子们的心!
贾维斯以轻松的绘画把各种情感元素毫不费力地注入他笔下的艾伦。创作于鲜亮背景之上的混合媒介拼贴画,凸显出他对设计、构图和内容的突破之大胆、冷静,和对虚拟空间的巧妙构思,形成他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斑马无法改变自己身上的条纹,一只反省的鳄鱼能修正自己的恶作剧行为吗?这本图画书就以一个机智的反转作为故事的结尾。
在跟丛林里的小伙伴达成“牙齿归还协议”后,咱们的艾伦,虽然在擦亮鳞片、磨尖指甲,刷好他又大又吓人的牙齿后,又会进到丛林里……但他却不再吓人,而是……变成了园丁艾伦,美发师艾伦,还有牙医艾伦!
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牙齿”,但有多少人是跟艾伦一样戴着假牙在生活。或许你也跟艾伦一样,擅长的远远不只是“吓人”而已。贾维斯的故事妙就妙在,不在故事中告诉你什么大道理。但是合上这本书,小读者们一定会隐隐开始思考一些什么,一些关于“自己”的东西。
自我发现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往往学到得太晚。给孩子读艾伦,思考你心里的艾伦。发现自己,即使在谁都以为你只懂得“吓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