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棒棒糖
Big Red Lollipop
文 : [加拿大] 卢克萨娜•汗      图 : [澳大利亚] 苏菲•布莱卡尔      译者:周英
《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绘本
美国金风筝大奖(故事奖)
  • ISBN:978-7-5502-2588-6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品牌 :启发文化
  • 开本 :16
  • 包装 :精装
  • 定价 :39.80 元
前往购买:

00:0000:00
推荐理由

加拿大说故事高手卢克萨娜与“海外女幾米”苏菲联袂之作,打开成长的故事,感动我们的心。

透过这个姐妹俩的故事,我们会看到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独立解决自己问题的努力和智慧,即使是成年人,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美国《纽约时报》年度最佳绘本大奖!

金风筝大奖故事奖!

内容介绍

《红色棒棒糖》是启发绘本馆出版的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之一,适合4岁以上儿童阅读。姐姐鲁比娜收到邀请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她很高兴,回家与妈妈分享,但是妹妹萨娜闹着一定要跟着去,无奈之下,鲁比娜只好带着萨娜去,不过,萨娜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懂事,而且,还偷吃了鲁比娜舍不得吃的红色棒棒糖……很长一段时间,鲁比娜再没有收到同学的邀请。当萨娜有一天收到了邀请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时,妈妈让她带着姐姐和妹妹去,可是,鲁比娜劝说不要这么做。萨娜参加完派对,送给姐姐一颗绿色棒棒糖。从那天开始,姐妹俩成了好朋友。

精彩书评

故事里的姐妹穿着很现代,也很西方,不过,她们的妈妈则坚持传统的民族打扮,作者似乎也在微妙地告诉大家,一代又一代,她们从文化到生活,都在发生变化。不管怎样,这个关于姐妹的故事十分动人,而最后萨娜送给姐姐的那根绿色棒棒糖,则将故事推向高潮,让人倍感甜蜜温馨。

—美国《书单》(Booklist)

苏菲清新怡人的画面,为这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精彩,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透过画面感受姐妹之间的情感变化,没有浓墨重彩,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张力。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School Library Journal)

内页展示
卢克萨娜•汗

卢克萨娜•汗,卢克萨娜是加拿大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故事讲述人,曾荣获多次奖项,代表作《红色棒棒糖》为其摘取2011年金风筝大奖(故事奖),其他作品还有《傻傻的小鸡》《毯子上的玫瑰》等。她出生于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拉合尔,三岁的时候随家人移居加拿大。现在,卢克萨娜全家定居加拿大的多伦多。


苏菲•布莱卡尔

苏菲•布莱卡尔,澳大利亚著名插画家,作品多在《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发表,代表作品有《想念你的陌生人:那些爱、错过和重逢的瞬间》等。除了插画,她还创作地铁海报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曾被誉为“海外的幾米”。


近些年也陆续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书,例如《艾薇和豆豆》系列作品等,《红色棒棒糖》是其最知名的绘本作品,不仅仅故事动人,苏菲的画面也让很多读者印象深刻,2010年为其摘得美国《纽约时报》最佳绘本大奖。目前,苏菲和两个孩子、一只猫定居在美国纽约州的布鲁克林区。


  • 阅读推荐 《人生中的第一份请柬》
    作者:刘蓉蓉 儿童文学硕士

    孩子的世界是花团锦簇的,各有各的可爱模样。孩子的世界也是吵吵闹闹的,磕磕碰碰里溅起一圈圈涟漪。正是这吵吵闹闹,才使花园生气盎然、五彩缤纷。欢笑、委屈、伤心、烦恼,这五味杂陈的体验让孩子们开始学着确立独立的自我,又彼此有一点点亲密。


    《红色棒棒糖》的故事基调非常生活化,是关于同一屋檐下的女孩儿们的。它像一路跳跃的轻快小曲,夹杂着高低错落的变奏,明朗、亲切、动听又耐人寻味。鲁比娜在家中是姐姐,和所有成长中的女孩儿一样,她越来越需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同龄朋友圈。可是,和所有的妹妹一样,萨娜是鲁比娜的“小尾巴”。在妈妈的命令下,鲁比娜满心不情愿地带着萨娜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忍受萨娜因为任性给她带来的种种尴尬。事情终于做过了头,萨娜偷吃了鲁比娜从聚会上带回的那根红色棒棒糖,这是姐姐小心翼翼忍了一天没有吃的礼物。她满屋子追逐萨娜,不仅仅是因为妹妹偷吃了糖,还因为自己珍视的东西被破坏后的愤怒。直到有一天,萨娜也要去参加聚会,面对和鲁比娜相同的问题—萨娜也是姐姐,她们还有一个小妹妹玛丽亚姆。是不是相同的循环又要开始了?鲁比娜做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决定:终止这不公平的循环。鲁比娜让妈妈明白了自己的心意,最终萨娜可以独自去参加派对了。于是,这个故事的开头,是热烈的红色棒棒糖;结束的时候,则是萨娜向鲁比娜送上的柔和的绿色棒棒糖。


    其实,无论是红色棒棒糖,还是绿色棒棒糖,都和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份请柬有关。你看,今天是鲁比娜迈着轻快的步子跑回家;明天则是萨娜踩着鲁比娜的影子飞奔,露出一模一样的笑容。她们收到邀请后的反应是一样的喜悦,脚步是一样的轻快。从这一天起,孩子的自我意识一天天增强,不再是围着大孩子转的“小不点儿”了。在眼前呈现的越来越开阔的世界中,她们在寻找着确认自我的证明。这个自我的身影是一个自在的小世界,那样她们才能各自成为独立、独特的“这一个”。恰如这一朵是百合花,那一朵是太阳花,展现着不同的美丽娇俏。棒棒糖是她们去赴约的一个证明、一方印记、一份珍藏。所以,当红色棒棒糖被吃掉,鲁比娜会伤心、会气愤。所以,萨娜没有像以往那样,迫不及待地把绿色棒棒糖吃掉,而是将它送给姐姐,以此表示对姐姐满满的爱和歉意。


    孩子收到的第一份请柬,是需要成人呵护和重视的。正如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所说:“让他呼吸,像一盆植物没有阻碍地成长。给他们自由,我们也因此更自由。给他们空间,我们也因此觉得周围更辽阔。”故事中的妈妈显然没有意识到“第一份”的意义。起先,她大而化之地遵循自己的原则:姐妹之间应该友爱相处,姐姐应该让着妹妹,答应妹妹这么“小小又简单”的要求。这样的态度未免有些粗糙,没有看到成长的细微变化和孩子拓展独立空间的渴望,只是维持了表面上的相安无事。鲁比娜的心为此受伤,不仅是因为再也没有第二份、第三份请柬向她飞来。当同样的事情降临到萨娜身上,鲁比娜却放弃报复,劝服了妈妈,这是非常温暖、柔软的一笔。这巧妙的转折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确认自我的过程中,独立解决自己问题的努力和智慧,甚至让成年人也从中得到启发。


    人生中的第一份请柬,对孩子来说是期待,也是考验。它是促成孩子自我认证的台阶。在自我小世界越来越独立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也在不知不觉中缔造着更为丰富的外在的关系体验。鲁比娜在和萨娜在互相碰撞、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成为亲密的朋友。的确,哪怕是姐妹,她们的友谊也不是天生滋长出来的。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献辞里似乎“泄露”了什么:这是文字作者卢克萨娜献给姐姐的书。也许作者就是那个调皮的萨娜,她在用回忆童年的方式向姐姐致以谢意,分享彼此共同经历的“第一份请柬”。无论如何,这样的“第一份”,这样的哭哭笑笑,不正在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里上演吗?人生中的第一份请柬也永远像棒棒糖那样成为甜蜜、难忘的记忆,融合为自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