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用“抱抱”搭起的列车。人气的草木染作家春田香步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以草木染自然温馨的色调,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充满感动和趣味的奇幻之旅——飞越高山、滑向海洋、穿过森林、飘浮云上……在清新自然、美丽的初春画面之中,让孩子感受到美好的视觉享受。这种草木染般的色调无疑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读了《抱抱列车》,相信大人孩子都会产生一种蠢蠢欲动的心情,大家可以用拥抱玩出自己的抱抱列车游戏,那份快乐和感动相信会随之驶入每个人的心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性格。非常适合亲子、幼儿园、绘本馆、少儿图书馆等做游戏时使用。
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出版者协会图书奖翻译铜奖获得者彭懿老师倾情翻译并推介!
《抱抱列车》是我社出版的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之一,适合2岁以上儿童阅读。初春三月的一天,小宝宝从床上爬下来,伸出小手想要姐姐抱抱,没想到旁边的小兔子布偶也开口说:“我也要抱抱——”接着,小枕头、小熊、小娃娃、小鳄鱼、小长颈鹿都纷纷开口说:“我也要抱抱——”最后,他们竟然搭起了一个由姐姐为车头、长颈鹿为车尾的“抱抱列车”!紧接着,满载着小乘客的抱抱列车出发了……对花草情有独钟的草木染作者春田香步集二十年的心思,以草木染的自然温馨的色调,将最受孩子欢迎的“抱抱”和开车游戏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个个富于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创作出一段充满爱和想象力的神奇旅程。
《抱抱列车》跨越了二十年的时间,终于开始运行了。希望《抱抱列车》能带给孩子们欢欣雀跃的感觉,也希望绘本里开心向上的氛围能感染到大家。祝愿孩子们度过一个童年应有的快乐时光!
——作者 春田香步
这神奇的列车该行进在怎样的轨道上,沿途该经历怎样的风景呢?.......车里车外的孩子始终睁着惊奇、热情的眼睛,彼此交汇——这是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他们无拘无束的轨道。
——浙江师范大学动画系 匙河
《抱抱列车》呈现出如草木染般纯净柔和的气息,画面氛围细腻温馨,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飞驰万变的好奇心背后,更是生动表现出一个温柔拥抱对于孩子和家庭的情感意义。颜色都比较温和、不抢镜。幻想部分的几个跨页颜色也非常漂亮。
——儿童插画师 徐白虹
简单的人物、温暖甜美的色彩、令人玩味且富巧思的画面,生动描绘出孩子眼中想象力飞驰的有趣世界。读完《抱抱列车》,每个孩子都想紧紧抱住身边的人,用行动表达内心最直接的爱!……《抱抱列车》“突突突”地驶入每个人心中,让抱抱成为传达心意的最佳方法!
——台湾大好书屋
我女儿对绘本特别痴迷,给她找了好多,让她满意的却不是太多。拿到这本故事也有意思、画面也特别可爱的《抱抱列车》时,她一看就迷上了,总拿在手里让我一遍遍讲给她听。
——日本亚马逊读者
读《抱抱列车》像在吃一块软软的、云一般的棉花糖,当你吃完后,可能并不记得它的形状,但那若有若无、细柔微甜的气息却真切地包裹住你。它不像水果硬糖那样玲珑缤纷,也不像牛奶糖那样醇白浓厚,更不像棒棒糖那样甜腻耀眼,但它却有着淡淡的色彩和轻盈的手感,纯净、活泼又柔软,是怀抱中的细语,是甜蜜安全的梦境。
其实,创作者春田香步在二十年前就曾构思并创作了这个绘本故事,那时她忙于日常工作,只有在每晚哄完孩子睡觉后,才有一点儿时间来进行绘制,但故事雏形出来时,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后来由于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抱抱列车》只能搁置下来,直到1995年春田女士辞职,然后一头扎进草木染的世界,一染就是近二十年。人生道路的转向、全新创作世界的打开、草木染潜心研究所带来的经验体会,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作用在一起,最终促成了本书的完成。拜终日陪伴的甜美花草与植物的馨香所赐,《抱抱列车》也呈现出如草木染般纯净柔和的气息,画面氛围细腻温馨,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飞驰万变的好奇心背后,更是生动表现出一个温柔拥抱对于孩子和家庭的情感意义。
草木染般的色调无疑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草木染,亦称为植物染,是采用植物、中药材、花卉、蔬菜等制成染料,为织物染色。染出色泽自然柔美,散发着草木清香。其实草木染已有几千年历史,曾是人类最主要的染色方法。“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在中国路人皆知的古语本意就是:用蓝草制成的靛蓝,可染出更青的颜色。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染织已完全取代草木染,其技艺已基本断层,只有少数手工艺人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在延续这一自然之法,春田香步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整日浸染在花草之色中的创作者,相信她一定在绘画颜料中掺进了精心调配过的植物染液,才能让画面呈现出如此柔和的鲜艳感。在《抱抱列车》中,我们还是能看到漂亮纯粹的红色、蓝色、绿色和橙色,但它们却似乎多了一点儿自然沉静的气质,偏水性的上色法也更加清爽透气,有呼吸感。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看似轻薄平涂的色块里,其实隐藏着丰富多变的笔触,如同草木染后的织物。由于植物染料取材于山川大地,因季节、气候、地域等各种因素,萃取出的染液都不相同,且在染色的过程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让布面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没有绝对的重复。这一特质,春田女士也同样赋予了《抱抱列车》的画面,不要小看这一点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种变化,才能让看似平涂之色看起来更加微妙、丰富。
在色调的搭配上,画家让几个主要角色分领了鲜亮色:姐姐的红、鳄鱼的绿、长颈鹿的黄,这三色在“抱抱列车家族”中占据面积最大,也最为亮眼,特别是红绿色相邻更是醒目。同时,这三色也与弟弟房间里玩具小火车的颜色相呼应,红色的车头暗示着姐姐(家庭成员)的重要性,而弟弟的蓝与红也是对比色,在“抱抱列车家族”尚未完成的前几页中与姐姐也形成了对比效果。其后的小白兔、淡蓝熊、橙枕头、白猴子、黄狮子,这些“群体演员”的作用主要是完善队伍,所以颜色都比较温和,不抢镜。幻想部分的几个跨页颜色也非常漂亮:层次错落的田野平原碧绿成荫;一望无际的海洋蓝波万顷;物种丰富的水下世界水深鱼聚,青波无涯;高塔山上又是翠草黄花,明媚一片。
说完了颜色,再来看看构图与排版。整个绘本由两部分组成:抱抱部分(9个半跨页)与列车部分(6个跨页)。抱抱部分发生在家中,是个递进情节。从姐姐抱弟弟开始,情节就逐渐酝酿起来,小兔、小熊、小猴、枕头的身材一个比一个大,随着要求抱抱的人员增多,队形也就愈加混乱。终于,当鳄鱼和长颈鹿出现时,酝酿已久的期待到达临界点,它们挤进早已够混乱的队伍中,哎呀呀,全乱套啦!一群人哗啦啦地跌倒了,笑点也彻底大爆发。春田女士这段的分镜做得很好,虽然“抱抱”的取景都是窗户下面的房间一角,但随着情节推进,镜头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形成聚焦效果。到长颈鹿和鳄鱼出现时,因为人物实在太多,春田女士直接把房间物品忽略掉,在留白的纸上画出“抱抱队伍”,五颜六色的队员们在白纸上既鲜艳好看,也不显得杂乱。最后,这一张列车的跨页中纯白的背景和翻页后满屏的绿野场景形成了很强的视觉对比,从室内到室外,从疏到密,从简至繁,翻开来的瞬间有种“哇”的感觉,转换效果特别强烈。而最后“列车部分”转回“抱抱部分”,变换效果就缓和了不少。从高塔山场景开始,页面内容开始逐渐变少,到四朵云的场景,背景已经变成一整面的淡粉色,最后稳当、柔和地落回房间,嘘,孩子们都睡着啦,咱们可要轻声一点儿。
人物的造型也是呆萌可爱,有着毫不矫饰的童真。大场景的设计可见春田女士的深厚功力,她忽略了透视与大小的关系,更加注重场景中每个人物的动作与整体的互动感。随处可见的趣味小细节不胜枚举:这一页三个小朋友在田野上招手,下一页又去海边的栈道上欢呼;空中的小鸟儿衔来了花朵,小白兔拿了花儿最后又放到了哪里?最诱人的是那篮红樱桃,大家一定要去找找它的出没轨迹……
鲜美舒服的色调、巧妙生动的结构、温暖有趣的氛围,让《抱抱列车》独有一种质朴温馨之感。如同书名一样,从亲情关系到幻想世界,这可能也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点吧。春田香步出版此书时已经六十岁了,当二十年的缺憾补回,令人期待已久的真诚感动的确让人惊喜。中年顿悟,人生回归,最终隐于花木丛中,艺术与爱浸润着生活与画面,染之纯净,画之纯净,读此绘本,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作者的话
《抱抱列车》跨越了二十年的时间,终于开始运行了。二十年前,正是我边工作边育儿最忙碌之际。那时的我对制作手工绘本特别着迷,通常是每天晚上,孩子睡着后,自己边打着盹边向手工绘本挑战。那时候诞生出来的绘本,就是《抱抱列车》。
但是,当时的《抱抱列车》可不像现在这样舒服地运行,还缺乏决定性的构图,自己还没有策划能力。当时的我也知道还差一步,但唯这一步就难以逾越。在此期间,各种生活问题又蜂拥而至。在生活的压力下,我暂且放下绘本,又辞去了工作,开始进入草木染的世界。那充满魅力、五彩缤纷的草木染工艺,很快就迷住了我,加上这份工作又很能赚钱,于是我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了。眨眼间惊觉“哎呀,二十年都过去了!”
在此期间,《抱抱列车》一直陪伴在我左右,原封不动地放置着。每每看到都觉遗憾,感觉半成品的它宛若自己的断片,经常喃喃地说,“何时一定要完成它哦。”前年盛夏的一天,我终于下决心面对它,把以前做的绘本拆开,重新构思,这一次终于完成了!感觉迄今为止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对这部绘本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出版社编辑也给了我很了不起的提示,让我更加明确了方向,并给我带来了好运气。
希望《抱抱列车》能带给孩子们欢欣雀跃的感觉,也希望绘本里开心向上的氛围能感染到大家。祝愿孩子们度过一个童年应有的快乐时光!我也终于有了一种从断片中解放出来的感觉。(丁虹译)
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皆有声息。小小的卧室热闹得像个舞台,挤满了花里胡哨的道具。看见墙上那稚拙的日历和绘画了吗?有太阳下面的树和山岗,有踩着碎草的猫,有开往外面那个世界的巴士,还有散落一地的蜡笔、故事书、钢琴和小火车,以及素朴的花朵和鲜红的樱桃……除此之外,卧室里还有跃跃欲试的演员(其实不过是玩偶和各种物品)。长颈鹿系着纱巾傻里傻气,狮子睡得稀里哗啦,小熊自己就能办一场考究的茶会,鳄鱼像小船一样驮着布娃娃,小兔子、瓷娃娃和木鸟倒是安安静静的,枕头和箱子都长着眼睛,随时似乎要跳起来……总之,这正是一个孩子应该待的地方,就像一个乱蓬蓬的春天,长满了芜杂而嫩绿的野草。
在这样的世界里,发生什么事都不足为奇。一个小男孩伸手跟小姐姐要一个抱抱,倒显得太过稀松平常。但平常的事物有它的弥足珍贵,它那么“舒服”、幸福,以至于我们也会回想起自己孩童时那遥远的拥抱的滋味,以至于所有的小家伙都一个挨一个地玩起了接龙游戏:“我们也要抱抱!”孩子都是不甘落后的,何况是一个温暖的抱抱,值得排着队来要。于是,这个抱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大……鳄鱼和长颈鹿扑过来的时候,布娃娃慌忙捂住小熊的眼睛,大家都有点儿惊愕和惶恐,怕鳄鱼一口吞掉这个抱抱?啊不,大个头一滚过来,小小的抱抱就散了架,像一起翻车事故。可童年向来有自如的生长力——你抛出雪球一样的问题,它总能立刻春天般地给融化掉。那就抱成长长的列车呗!他们宁静而满足地冲我们招手,坦坦荡荡地邀请我们:“一个拥抱就是一张车票!”
当年,孩子们看了《野兽国》之后纷纷写信给莫里斯•桑达克,有个小男孩问:“到底要花多少钱才能到达野兽国?如果票价不是太贵的话,我和妹妹都想去那里度假。”可他们不知道,去往那个国度是无需车票的,因为它一直住在你心里,从未离开过。或者说,一颗自然的心即为通道。但要是童年温热、芬芳的身体拥围成一趟自由自在的列车,那么一个抱抱也的确抵得上一张车票。
这神奇的列车该行进在怎样的轨道上,沿途该经历怎样的风景呢?在春天的绿野中,劳作的大人和玩耍的孩子都很快活,温驯的牛羊和蹦跳的野兔也自得其乐——生活万分美好,无须忧惧。在夏天的海洋里,五彩斑斓的生物就像孩子一样好奇、欢愉地纷纷出动,唯恐我们不知道深海的奥秘和美丽。在秋天的高空中,多少孩子都像鸟儿一样飞起来了。春的青葱、夏的蔚蓝和墨绿、秋的金黄,都在诉说着童年的丰盛与欢腾。而车里车外的孩子始终睁着惊奇、热情的眼睛,彼此交汇—这是一个趣味盎然的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他们无拘无束的轨道。被云彩托着送回家时,大家稳稳地落在原地,又沉沉地入睡。窗户都没有关上,而春天的风时不时会吹过来。妈妈轻悄悄地走过来,温柔地关上窗户。但她什么都不知道,对于此前那趟上天入地的旅行。
或许你忍不住要喊出来:可他们是在做梦啊!别说这趟莫须有的旅程,甚至玩具们想要个抱抱的愿望都只是孩子的白日梦。但赋予一切事物以生息,不就是童年最了不起的创造力吗?孩子们无需睡着了才能驰骋过四季和田野,他们心灵的疆域是那么开阔和舒展。我也倦于去分辨现实与梦境。G. B. 马修斯《童年哲学》里有过这么一段话:“6岁的蒂姆边舔着锅子边问:‘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一切不是一场梦呢?’爸爸不好意思地说,他不知道,同时问蒂姆他对这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想的?蒂姆又舔了几下锅子,说:‘哦,我并不认为一切都是梦,因为人在梦里,不会追问这是不是梦的。’”确实如此,孩子们即便在梦里,也不会去在意那其实只是个梦。我们光是看到在抱抱列车上,孩子们脸上的欣喜如同春天里挤满林野的小芽儿,他们的惊奇如同每一个湿漉漉的黎明,永远让人感觉到世界的希望,这难道还不够吗?
因而,必要的时候,给他们留一扇窗户,可以随时飞进飞出,哪怕外面风声渐长。当列车疾驶,我们睁大眼睛放慢步子,静静地观看这绚丽的梦幻(对于孩子,它偏偏就是现实)。但不安生的我们不满足于仅仅成为观众,“快来用想象力铺出属于自己的轨道,一个拥抱就是一张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