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捉昆虫
むしとりにいこうよ!
文 : [日] 秦好史郎      图 : [日] 秦好史郎      译者:张东君
  • ISBN:978-7-5596-0485-9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品牌 :启发文化
  • 开本 :16
  • 包装 :精装
  • 定价 :34.80 元
前往购买:

00:0000:00
推荐理由

本书5大特色:

1.图解昆虫·观察植物

什么是"虎杖"?什么是"吉丁虫"?

2.专注训练·换位思考

哪一种蜻蜓飞过水面,反射出绿色、Bling Bling的光?

3.故事脉络·贴近生活

找到隐藏在住宅附近的小路、公园里的昆虫。

4.万物共生·野外常识

看见虎头蜂的时候,静静的不要动。

5.家庭亲情·诙谐纯真

弟弟是哥哥的小跟班,手足互动甜蜜有趣。


内容介绍

这是我社出版的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畅销绘本系列之一,适合4岁以上儿童阅读。

今天哥哥要出门捉昆虫,我也跟着一起去!跟哥哥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神奇,渐渐能看到许多昆虫。平时在幼儿园户外散步的小路、家门口低矮的草丛、公园深处的池塘,都藏着许多我不知道的虫子——有喜欢吃山葡萄叶的葡萄丽叶甲、用椿树叶子做摇篮的卷叶象甲、闪着绿色光芒的碧伟蜓……这是一场奇妙有趣的“捉昆虫游记”,也是一出温馨逗趣的“兄弟亲情剧”,给夏天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和色彩。

精彩书评

夏日里,小男孩最喜欢做的事情中,一定有捉昆虫!面对有可能变得脏兮兮的他,你是会心一笑,还是呵斥阻止?也许,让孩子释放天性才是最佳的选择。看看《我们一起捉昆虫》中,小男孩和他的哥哥是怎么做的吧。

……捉昆虫的最大魅力在于,你随时都可能遇到彩蛋,一些你不曾想到的昆虫完全有可能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就像丢了锹形虫却遇到了吉丁虫的那对兄弟一样。

--冉浩(动物研究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秦好史郎有三本特别充满夏日气味的绘本,依照在日本出版的时间排序,分别是2002年的《魔法的夏天》、2004年的《夏日的一天》,以及2013年的《我们一起捉昆虫》。《带我去抓虫》,是「手足的夏天」。和另外两本不太一样,这本作品穿插了许多关于昆虫的小知识,但又能将知识性的内容和手足的细腻情谊巧妙结合,两者都让人爱不释手。

故事从书名页开始,《我们一起捉昆虫》的故事会有多可爱,读者从这一页就可以看出端倪。"昆虫通"哥哥和"跟屁虫"弟弟,他们的互动为这本作品增添好多趣味和温暖,彷佛整个夏天,就在这对手足的身上;你也会相信,他们的一生,都会是这么吵吵闹闹,但是无比美好的夏天了。

--海狗房东(绘本阅读推广人、作家)

"探索"是人类最惊人的本能,跟着这本书的哥哥一起来抓虫,就能发现身边处处是惊奇,自然而然地就和昆虫成为好朋友啰!

--杨宗荣(台湾台中市国小组自然与生活科技辅导员)

内页展示
秦好史郎

秦好史郎,日本绘本作家、插画家,1963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作品以独特的造型和颜色在日本广受欢迎,并被引进到法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主要绘本作品有《夏日的一天》《遇见春天》《摇摇晃晃的桥》《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系列、“小巧克力”系列等。


  • 名家推荐 《走,一起捉昆虫去!》
    作者:冉浩 动物研究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夏日里,小男孩最喜欢做的事情中一定有捉昆虫!面对有可能变得脏兮兮的他,你是会心一笑,还是呵斥阻止?也许,让孩子释放天性才是最佳的选择。看看《我们一起捉昆虫》中,小男孩和他的哥哥是怎么做的吧。


    当然,最开始,哥哥是不准备带弟弟一起玩,想自己偷偷溜出去的。因为他们已经搭档过好多次了,似乎每次弟弟都会喊累,让哥哥把自己背回来。然而,哥哥还是架不住弟弟的请求,兄弟俩带着捕虫网出发了。看着兴冲冲走在前面的弟弟,你是不是感觉特别温暖?


    昆虫无处不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昆虫有一百多万种,占动物种类的三分之二。它们就藏在你的周围,你要熟悉它们的习性,并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来发现它们。那些喜爱吃植物叶子的昆虫,会在叶子上留下啃食的痕迹,植物下面的小颗粒可能是它们的便便,喜欢阳光的昆虫会出现在植物向阳的那面……什么?还是找不到?你得蹲下来,很多时候,它们就藏在叶子底下,从上往下是看不到的。另外,有的昆虫拥有很好的保护色,从一些角度完全看不到它们的存在。那你就试着围绕植物,从各个角度寻找,当你从侧面看的时候,那凸出枝叶的轮廓和六条腿会暴露它们的存在。你得凝神观察,因为很多虫子都是隐藏的超级高手,这是一个锻炼观察力的绝好机会。


    捕虫网是收集虫子的好工具,针对不同的用途,网也有所差别:


    1.捕网。捕网的网袋由珠罗纱或者其他很轻薄的材料制成,专门用来采集蝶、蛾、蜂、蜻蜓等在空中飞行的昆虫。因为捕网通风、轻便、阻力小、挥动起来速度快,凡是飞行迅速的昆虫用这种网才能捕到。挥舞捕网的时候,网袋会像旗帜一样展开,一旦小虫飞进,就应该转动网柄,让它别住网口,闭合虫网,防止昆虫逃出。


    2.扫网。专门用来在杂草、树丛中“扫荡”隐藏在枝叶下的昆虫。扫网要用较结实的白布或亚麻布制作网袋,网框、网柄也要选择较坚固的材料,才能承受住较大的阻力。扫网在使用时要一边走一边扫,并且不时地左右摆动。


    此外,你也可以在夜晚,使用能发出紫外线的黑光灯来采集昆虫。很多昆虫(特别是蛾子和一些甲虫)对紫外线敏感,会主动飞过来。


    抓到了昆虫,当然还要认识和了解它们才行。


    那些有坚硬外壳的是甲虫,包括瓢虫、叶甲(金花虫)、象甲(象鼻虫)、锹甲(锹形虫)、步甲(步行虫)、天牛等等,它们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你看到的甲虫是成虫,幼虫通常是一些白胖胖、肉乎乎的家伙,但是瓢虫的幼虫看起来有点像怪兽。甲虫的身体笨重,飞行能力差,最容易捕捉。而蝴蝶和蛾子则不同,它们的翅膀上有鳞片,所以在捕捉的时候要轻拿,防止翅膀因脱落过多的鳞片而失去色彩,还要注意别让翅膀的鳞片飞进眼睛里。蝴蝶和蛾子也是变态发育昆虫,它们的幼虫是叶子上的“丑陋”毛虫。你瞧,昆虫在不同的阶段变化可真大!


    蜻蜓也是常见的昆虫,对小昆虫来说,蜻蜓是很凶猛的。作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蜻蜓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一般来说,若虫和成虫在外观上会有几分相似,若虫通过几次蜕皮以后,直接变成成虫,没有变成蛹的阶段。蜻蜓的若虫生活在水里,是很凶猛的捕食者。蝗虫和螳螂也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对了,还有在夏季高声歌唱的蝉!不过蝉的若虫是生活在土里的,在夏日的夜晚它们会从地洞里钻出来,爬到树上或小枝上,趁着月色最后一次蜕皮—若虫的背部会裂开,蝉会爬出来。第二天清晨,蝉的成虫已经离开,但是蜕下的皮还在那里,有时候你会捡到这个坚硬的残留物,它的名字叫“蝉蜕”。


    因为昆虫喜欢的环境不一样,你在不同的地方会找到不同的昆虫。在草丛中,可能更容易找到蝗虫、螳螂和一些甲虫;在植物宽大的叶子上,或许会发现蛾、蝶的幼虫,当然也有一些甲虫;在木材上,发现天牛的概率更大一些;在花丛中,更容易见到蝴蝶和蜜蜂,因为它们是喜欢花蜜的家伙;而在水边,也许会见到蜻蜓和豆娘。你不妨带上一个小本子,把在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昆虫记下来或者画下来。


    书中的哥哥显然是个老手,他不仅认得各种昆虫,也同样知道如何避免被昆虫伤害,这也是一个捉昆虫者首先要了解的:


    捉昆虫的第一个要诀就是,不要轻易用手触摸不认识的昆虫。一些昆虫能够放出臭气,还有一些能够蜇伤人,比如蜂、蚁和隐翅虫。但是,通常情况下昆虫不会主动攻击人,就像书里哥哥说的,遇到虎头蜂,不要主动去扑打它,通常都不会有事的。不过有一个特别提醒,在南方,有从美洲入侵到我国的红火蚁,它们蜇人非常痛,而且擅长群体攻击。红火蚁的蚁巢通常会鼓出地面,形成蚁冢,隐藏在草地中,千万留心,不要不小心踩了这个“地雷”。


    另一个麻烦就是蚊子,蚊子吸血,也能传播疾病。在户外,蚊虫叮咬往往让人不胜其烦。为此,你需要准备一瓶驱蚊水,并且把它喷在身上。通常,一次喷洒可以保护你两个小时。


    了解了这些事情,你就可以愉快地玩耍了。捉昆虫的最大魅力在于,随时都可能遇到彩蛋,一些你不曾想到的昆虫完全有可能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就像丢了锹形虫却遇到了吉丁虫的这对兄弟一样。


    不过,昆虫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捉到昆虫后,可不要想着如何玩弄它们。你可以取少量来制作标本,剩余的,特别是那些稀有昆虫,应该在认真观察之后就地放生。你可以用文字、画笔或者相机来记录它们,而不一定需要把它们带回家。


    在书中,兄弟俩兴奋地捉了半天昆虫,是时候回家了。然而,弟弟又累得走不动了,于是,之前对哥哥的承诺又不作数了—最后的画面里,弟弟趴在哥哥的背上,小小的身影,充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