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超人,帮帮我!
칫솔맨 도와줘요!
文 : [韩] 丁稀在      图 : [韩] 朴宣映      译者:李明淑
韩国保健福祉部优秀健康图书
  • ISBN:978-7-5545-3646-9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品牌 :启发文化
  • 开本 :16
  • 包装 :精装
  • 定价 :38.00 元
前往购买:

00:0000:00
推荐理由

孩子不爱刷牙,这好像是全世界父母共有的难题。

这本书的妙处在于,用黏土创作来呈现一个冒险故事。

让我们和小主人公牙牙一起,开启一场惊心动魄的口腔世界探险之旅!

--原来,爱牙教育还可以这么玩!

内容介绍

牙牙喜欢甜食却不爱刷牙。后来他偶然进入口口世界,认识了许多住在口腔里的朋友,还和他们一起,在牙刷超人帮助下,与牙细菌展开了一场激战……一幕生动精彩的黏土戏剧,通过热闹有趣的故事,为孩子讲述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口腔卫生知识。

精彩书评

整本书像极了一场舞台剧,音乐、灯光、精致的布景、形态鲜明的角色,以及令人屏息的曲折情节,一个都不少……请你先放下暗藏于心的"孩子看完了就会好好刷牙"的愿望,陪孩子走进故事里去吧。陪他笑,陪他惊讶,陪他屏住呼吸,陪他长出一口气。黏土、彩泥一类的玩具也绝对是深受孩子喜爱的经典玩具。或许看完故事,孩子就手痒痒了。

--资深母婴杂志媒体人 钟煜

这是一本带有科普性质的绘本。一般来讲,这样的绘本不那么讨孩子喜欢,因为它会有或多或少的"说教"意味……但是这本书却很会惹人喜爱,原因之一就是"共情";如梦如幻的"牙细菌之战"也超级符合儿童的探险需求,引领他们在疑问中探索、在大笑中惊恐、在激战中欢呼……不得不说,这本书里的每一个表情都做得好细腻、好有趣,不仅是主人公牙牙,就连每一颗牙齿的表情,每一个牙细菌的神态都做得好赞!

--儿童美育工作者 李雪梅

内页展示
丁稀在

丁稀在,韩国治疗系人气女作家,曾在韩国中央大学文艺创作系学习文学,目前为报纸、杂志等媒体撰写文章。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也关注童书。出版过的图书包括向经典作品《小王子》的致敬之作《遇见小王子》等。


朴宣映

朴宣映在大学期间学习西洋画,目前是职业插画家。曾荣获1997年和1999年韩国通信卡片设计征集赛铜奖。爱好做泥雕玩偶,喜欢将现实世界等比缩小成迷你世界,并将迷你世界呈现在图画书里。


  • 阅读指导 《刷牙事小,那么,什么事大?》
    作者:钟煜 资深育儿媒体人

    孩子不爱刷牙,这好像是全世界父母共有的难题。为此,所有的大人绞尽脑汁,共谋对策。


    我们召唤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从蓝精灵到大白,从海绵宝宝到公主爱莎……他们或者威风凛凛,或者温柔可亲地立在牙刷头上,向孩子们发出邀请。 


    我们制造各种美好的口味:甜蜜的草莓,香气扑鼻的水蜜桃,还有苹果、蓝莓和香草……试图讨好孩子敏感的味蕾。


    我们还准备了刷牙歌、刷牙舞、刷牙口诀。还有,我想,你也很可能看过不止一本关于刷牙的绘本。


    刷个牙而已,咋就那么难?有一些大人忿忿地想:“孩子都是这样被惯坏的!”于是,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手段——一声大吼:“你!赶!快!给!我!过!来!刷!牙!”


    哪一种手段更有效?父母们见仁见智,孩子的状况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是真的敏感,他们警惕一切外来的、不熟悉的、看起来或尝起来奇怪的东西。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在小宝宝时期,就需要你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介绍每一种新的食物。长大一些,又会因为衣服上多余的一个线头大喊“不舒服”。这样的孩子,自然很难接受一根“棍子”在嘴里捅来捅去。(你很可能发现,体检的时候他也会很抗拒医生的压舌板。)


    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不喜欢刷牙,第一是因为“没意思,还占了我多看一集动画片的时间”,第二是因为“爸爸妈妈让我刷”。


    先别跳脚,孩子的大脑(或者说我们人类的大脑)就是这样工作的。第一,情绪和感受永远比理智跑得快,所以它本能地优先寻找有趣的、让心情愉快的事情来做,而“如果不刷牙,牙齿就会……”的大道理总是会靠边站。第二,他们总忍不住想要试试:到底有多少事情是我可以做主的。


    所以,大人们大部分的努力方向是没错的——让刷牙这件事尽可能地愉快和有趣起来:可以让孩子心爱的公主或者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来陪伴;可以品尝自己最爱的口味;可以唱唱跳跳,嘻嘻哈哈。


    千万别觉得“多大个事儿啊!至于这么大费周章吗?”事实上,就是这些点滴小事拼接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是僵硬胶着,充满了“你必须!”“我就不!”还是轻松愉悦,荡漾着欢笑与爱?往大了说,亲子关系,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首先建立并赖以汲取成长营养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周遭世界的判断——是冰冷荒芜的,还是友好而且值得信赖的?


    愿意精心为孩子挑选他最喜欢的牙刷的爸爸妈妈是伟大的。同样,肯为刷牙这种小事呈现一个华丽精彩的冒险故事的绘本也是伟大的。当然,选择绘本故事的温柔引导,而不是用一声大喝来帮助孩子刷牙,这样的爸爸妈妈,也很棒啊。


    前面说过,以刷牙为主题的绘本并不少见,但是这本的巧妙之处在于,用黏土创作来呈现冒险故事。黏土造型赋予了主人公牙牙、牙齿、牙细菌以及伟大的牙刷超人等一众角色独特的形象,更营造了不同场景中或温暖舒适、或紧张惊险、或轻松愉快的感受。


    整本书像极了一场舞台剧,音乐、灯光、精致的布景、形态鲜明的角色,以及令人屏息的曲折情节,一个都不少。


    所以我特别要说:请你先放下暗藏于心的“孩子看完了就会好好刷牙”的愿望,陪孩子走进故事里去吧。陪他笑,陪他惊讶,陪他屏住呼吸,陪他长出一口气。


    黏土、彩泥一类的玩具也绝对是深受孩子喜爱的经典玩具。或许看完故事,孩子就手痒痒了。你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黏土舞台,制作自己的牙刷超人,比比看谁捏出来的牙细菌更恐怖。甚至,你们可以自己演一场,你可以扮成哀哀求饶的牙细菌,看孩子如何大展神威,做一个出色的牙刷英雄。


    啊,这个场面,想想就开心。


    不仅好玩有趣,还容易参与,可以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即便你不做特别说明,孩子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你希望他了解到的口腔知识,更何况,书末还有那么清晰易懂的知识点整理。


    至于刷牙这件事?呃,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吗?


    收起
  • 阅读拓展 《黏土造型绘本,萌萌哒》
    作者:李雪梅 儿童美育工作者

    有一句话说:“儿童的智慧是生长在指尖的。”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幼儿时期,因为语言发展的不足,更喜欢用“图画”或“图示”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但图画也不是万能的,因为它并不能很方便地表现立体世界,于是,动手做造型也成为孩子们格外喜欢的制作形式之一。这颇像古人解释舞蹈的起源——“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总之艺术创作的形式是千万种啦,让我们(大人和孩子)来看看通过这本有趣的《牙刷超人,帮帮我!》,都可以学到哪些东西?


    原来——


    ★ 爱牙教育还可以这么玩。


    这是一本带有科普性质的绘本。一般来讲,这样的绘本通常不那么讨孩子喜欢,因为它会有或多或少的“说教”意味,在“说教”的过程中也免不了正襟危坐、条理分明地谈出个一二三。但是这本书却很会惹人喜爱,原因之一就是“共情”。


    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看到制作精致的有趣的场景。太精致了,连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小食品包装都做得那么惟妙惟肖,甚至还有食杂店老板手写的促销广告——这样的小卖部,每一个孩子家的住宅区里、楼下、街角都有一个吧?而且,小主人公牙牙探着身子在冰柜里东翻西找,要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冰激凌的情景,也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过的样子吧?孩子一定会说:“对对,上次我想找××,找了半天才找到呢!”瞧,这样的激起“共情”,有哪个孩子不愿意看下去呢?况且,我们一页页翻过去——妈妈的唠叨、趁妈妈没留意时的敷衍了事……这些都和好多孩子的真实生活太像太像了,唤起了儿童心理上深深的认同感。当然,后面如梦如幻的“牙细菌之战”也超级符合儿童的探险需求,引领他们在疑问中探索、在大笑中惊恐、在激战中欢呼胜利……是的,也许只有产生了这样的“共情”,当你再说出“去看牙医”“一天刷三次,饭后三分钟内,每次三分钟”时,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认同,发自内心地一起跟着说,发自内心地去执行吧!


    如果我们也自己动手,用纸黏土做出故事的主人公(还可以把自己家的孩子加进去),那么,故事的发展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变化?身在其中,爱牙教育是不是更加能触及孩子的内心?


    ★ 纸黏土还可以这么玩。


    可能每个孩子都有好多盒橡皮泥、彩泥、软陶、纸黏土……这些面目多样的手工材料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每个家庭。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都是把它们“丢”给孩子去独自玩耍。但是——


    你有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也能回到童年?


    有没有想过,如果和孩子一起捏点儿什么,大家会玩得更尽兴?


    有没有想过,如果加上多种材料,还会呈现不一样的丰富有趣的面貌?


    有没有想过,场景中的各个部分,不光是可以捏出来,还可以重新移动、组织、变换位置,从而组成不同的故事场景呢……


    找找看,这本绘本里都有哪些形象是纸黏土塑造的——人物的面目、四肢;餐桌上的小杯子、小碗;还有大嘴巴、牙龈、牙齿、超级神勇的牙刷超人、牙膏天使……不得不说,这本书里的每一个表情都做得好细腻、好有趣,不仅是主人公牙牙,就连每一颗牙齿的表情,每一个牙细菌的神态都做得好赞!得要做出多少个形象,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故事啊!现在明白了为什么衣服就是用布做的,因为可以更加便捷地调整姿态,更换不同表情的人物头像啊。当然,在家里带孩子做那么多种不同表情的头需要太多耐心,太有难度了,你也可以只做一两个基本头型,然后趁纸黏土或彩泥未干的时候用牙签或小棒调整它的表情,想哭多大声就张多大嘴好啦,是不是很有趣呢?不过,前提是每当根据情节发展调整一次,一定要拍下来啊,不然就白做啦!


    再来找找看,除了纸黏土,这本绘本里还用到了哪些不同的材料?


    纸材——小卖部里的商品,可以直接用超市里发的广告单,剪下来或折成小盒子状,也可以把带有商品图案的海报缩印。当然,也可以画啦,手绘的风格更赞哟。


    布——为了追求温馨的质感,人物的衣服基本都是布的。当然,你可以考虑同样用纸黏土捏出来,也一样萌萌软软的很可爱。


    雪花泥——这种材料和纸黏土类似,只是质感不同。你看到了吗?牙膏的泡沫上、牙细菌身上、牙细菌的便便上,都有细小的颗粒,那种质感的材料就是雪花泥,绘本的创作者还真是讲究呢,材料都用的这么多种多样。


    其他——当然,还有一些可爱的材料,比如毛巾、小木头、吸管或圆珠笔芯做的灯架、果冻盒做的灯罩等等。这样的材料,你身边也会有好多吧?看看能把它们变成什么?多多关注身边的各种材料,换个角度思考和创作,会很有趣哟!


    ★ “绘本后”还可以怎么玩?


    与其他绘本不同的是,这本书在故事之后,还附了更加科普的、严谨的口腔知识。在平时,孩子们可能基本是不看这些内容的,但是既然刚和牙细菌打了那么一场“恶战”,他们自然还是愿意了解,平时被自己忽略的牙齿的结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龋齿是怎么产生的?牙周疾病要怎样避免?刷牙的步骤和方法到底要怎样才更合理……家长朋友要是把这部分设计成抢答形式,孩子会更喜欢吧?


    当然,你们也可以自己根据这个故事,用纸黏土捏出主要人物。那样,故事的发展就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情节来展现啦!试试看,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完全不同的天赋与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手机、iPad等进行不断的摆拍,并用幻灯片的形式简单放映出来,一部高大上的微型定格动画就瞬间出炉啦!


    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有趣?


    别忘了“儿童的智慧是生长在指尖的”,让我们一起和孩子重返童年,来体验一下萌萌的纸黏土造型的制作,并且拍出属于自己的纸黏土造型绘本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