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米·狄波拉去世:我们爱的人,永远都在

得知汤米·狄波拉去世的消息,我来到书柜前。

第三个柜子,从下往上数第三排,靠里的位置,我从挨得紧紧的一摞绘本中,拽出《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翻到最后一页——

很多年过去,汤米长大了,楼下的外婆也老了,总是躺在床上,就像以前的外婆那样。后来,她也去世了。

有天晚上,汤米从卧室窗口望出去,正好看见一颗星星快速地从天空滑落。

“你们俩现在都是楼上的外婆了。”汤米心里这么想着。

汤米·狄波拉,他现在也和他的外婆们在一起了。我心里这么想着。

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读的第一本汤米·狄波拉的绘本,就是《楼上的外婆,楼下的外婆》。

1593567169797231.jpg

可能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心目中的汤米,就是那么一个小男孩,有个大家庭,爸爸妈妈,哥哥舅舅,外公外婆,还有住在楼上的曾外婆。

汤米喜欢听楼上的外婆讲故事,看楼下的外婆梳头发,也喜欢和哥哥一起跟外公去冰激凌店……

汤米的生活简单平静,但每一个缝隙,都充满细小的爱意,这种爱意,在家族中传递,在一代代人中间流淌。这种爱意,在这本书出版的近50年来,温暖和安慰了数不清的家庭。

《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是一本自传体绘本。汤米·狄波拉出生于一个有爱尔兰和意大利背景的大家庭,家人间关系亲密。

他忘不了那一天他跑上楼,看到曾外婆的床空荡荡的。当时房间的摆设,以及那一刻他心中的感受始终清晰如昨日。

小男孩汤米4岁时就向家人宣布:“我要当一个艺术家。”长大后,他成为世界知名的绘本大师,在自己的绘本中再现了记忆里那些动人的画面。

除了外婆,外公也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

狄波拉在采访中曾回忆说:“我有一位了不起的爱尔兰裔外公。他是我的偶像,是我的神,我的一切。我们常常一起坐在酒窖里——那是他唯一能抽烟斗的地方。外公翻动着炉子里的煤,吸着他的烟斗,我们聊着天。或者,什么也不聊,只是静静坐着。“

在狄波拉的另一本动人的作品《先左脚,后右脚》中,他讲述了小男孩巴比和他的爷爷(男孩管他叫巴柏)的故事。

1593567212603617.jpg

巴柏陪巴比长大,教他学走路,陪他搭积木,给他讲故事。巴比最喜欢听爷爷讲自己学走路的故事:拉着爷爷的手,先左脚,后右脚。

几年之后,一场中风让爷爷失去了行动能力,不会说话,甚至,也不记得巴比了。

经历哀伤和恐惧之后,巴比重新找回了与爷爷联结的方式。这一次,轮到他握着爷爷的手,“先左脚,后右脚。”

狄波拉的这些作品,用一种婉转低回的温柔描画祖孙情谊,亦不回避衰老与丧失。

他的故事里有哀伤,但更多的是由一代又一代人共同沉淀的关怀与爱,这种复杂又温暖的感受,在有三代共居传统的中国家庭中,有更多的共鸣,这应该也是他这两本作品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汤米·狄波拉创作了270多本绘本。他也是极少数既获得过凯迪克大奖,又获得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作者之一。

除了温柔深情,他在读者和合作者的印象中还是个目光狡黠,笑声爽朗,极具幽默感的老头儿。

1593567244258768.jpg

汤米·狄波拉

他的”巫婆奶奶”系列让一位风趣可爱又会魔法的老奶奶形象深入人心,被改编为电影、木偶剧和舞台剧在全世界演出。

“巫婆奶奶”和她有魔法的意大利面锅

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与童年,与家人,与内心的密切联系。“巫婆奶奶”生活在意大利南部,那是狄波拉外婆的家乡。他最喜欢的节日——圣诞节,出现在他多部作品中。他获得纽伯瑞奖的儿童小说26 FAIRMOUNT AVENUE来源于自己的早年与家人生活在26 FAIRMOUNT 大街的经历。

微信图片_20200619150555.jpg

汤米·狄波拉的工作室

是由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谷仓改建的。

2011年,汤米·狄波拉因对i美国儿童文学对毕生贡献而获得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儿童文学遗产奖。在颁奖仪式上,协会主席Megan Schliesman这样评价狄波拉——

“他是一位大师,让看似简单的故事令人深思,并引起赤忱的回响。”

如今,85岁的汤米·狄波拉也成了天上的一颗星,为每一个仰望夜空的小孩送上爱的亲吻。